兒子的腸阻塞
2021-07-26
妹妹姿廷與主治醫師商量,他們認為小腸不能過脹。因為過脹的結果一定會造成腸子的血液循環變差,血液循環變差又會使得小腸蠕動能力更不好,這樣惡性循環,會讓阻塞的部位開始嚴重缺血、纖維化,以後要再通就有點困難。所以,他們建議把家穎的鼻胃管換成較硬的那一種。因為原來家穎放置的鼻胃管比較柔軟,放在鼻腔內比較舒服,但是如果要從鼻胃管抽吸胃液跟小腸液,非得要用較硬的鼻胃管才行,否則抽吸的力量會被軟的管壁所化掉,抽吸的減壓作用也就較差,妹妹把這個處置告訴我們。家穎眼見自己的腹脹愈來愈厲害,終於跟妹妹說:「來吧!我們忍痛來換鼻胃管吧!」
我們都是醫生,知道放鼻胃管的痛苦。當管子從鼻腔要進入食道的時候是非常的痛苦,而且必須要不斷的吞嚥,才能讓食道張開,使得鼻胃管能夠順利放到胃裡面,而要放這種硬的鼻胃管更加難受。我們看了妹妹把軟式的鼻胃管拉掉,拿出一條又粗又大的硬式鼻胃管,開始準備進行插管的動作。家穎閉著眼睛一口一口的吞口水,媽媽在旁邊早已忍不住轉眼過去,不敢正視這個動作。
鼻胃管插管插到一半,家穎忍不住請妹妹暫停,這時他眼角流出了淚水,狀極痛苦。我在旁邊握著他的手說:「來吧!趕快把事情做完,痛苦就讓他趕快過去。」於是倒了一杯水給家穎喝,他一吞下去,妹妹快速的把鼻胃管往下滑,家穎喊了一聲,鼻胃管就已經滑到定位了,這真是痛苦的一個動作。
看到家穎承受了這些苦難,我也想到他小時候曾經因為調皮不喜歡穿拖鞋,我告訴他說:「如果下次再被我發現你不穿拖鞋就到處亂跑,我會拿釘子刺你。」有一次家穎因為玩瘋了,沒有穿拖鞋就到處跑,我警告他,叫他過來、過來,並且拿出一支大頭針說:「你要刺哪裡?」家穎說:「你真的要刺嗎?」我說:「真的啊!你答應的事情不能不做。」
家穎看著我把針快要刺下去的時候,終於哭了出來說:「我不知道你真的要刺我,我會很痛,你知道嗎?」這麼一個怕痛的小孩,如今得要承受鼻胃管插進去,看得我實在心疼。我握著他一直顫抖的手,心裡吶喊著:「天哪!為什麼要讓家穎承受這樣子的苦難,如果可能,讓我來承受吧!」。可是畢竟這是一種內心的許願,真正的苦難還是得要家穎自己來承受。
-----
家穎又要再進開刀房。手術當天早上七點就被送進開刀房。臨行前,他從病床上換到推床、打上點滴,等著輸送人員送到開刀房。他躺在床上把眼鏡拿給我,我緊緊握了他的手說:「家穎,你要加油!我們都一直跟你在一起。」
家穎終於忍不住大哭了起來。從二零零七年家穎受傷,到這一次兩個禮拜前手術之後,我只看到家穎因為疼痛而流出眼淚,但從來沒有看過他嚎啕大哭。他不停的啜泣著,我跟媽媽分別握著他的兩隻手,看著自己的孩子如此痛苦,再度要被送進開刀房,沒有一個父母不會傷心難過。媽媽早已別過頭去,一直擦眼淚,我則強忍住淚水陪著走到電梯,送他進開刀房。心裡暗自禱告著:「孩子,加油,你會沒事的!」
手術後媽媽在病房裡面陪著家穎,心想,有什麼辦法可以幫他。由於前一陣子媽媽身體有多發性筋膜發炎,經常需要用刮痧來解除疼痛。她心裡一想,小腸不是有小腸經嗎?何不利用一些靜脈的刮痧或許會有些幫助。於是我們上網去查了小腸經,原來位置是在他的手臂上。媽媽拿出了湯匙以及精油,開始在病床邊用力的幫家穎刮痧。說也奇怪,這一刮還刮出很多紫色的斑點,好像是這些經絡裡面的瘀血全部被用力的刮痧刮出來。
我在旁邊看著媽媽幫家穎仔細的一直刮、一直刮,都沒有休息。我曾經幫媽媽刮過背部的痧,只要五分鐘,我的手指就覺得非常酸痛。可是媽媽在幫家穎刮痧的時候,一點都不覺得累,刮了二十分鐘、三十分鐘,還是繼續在做。這時我看到一個慈母,為了孩子的病痛,用盡他的全力,總是希望孩子的病能夠趕快好起來。雖然是民俗療法缺乏科學證據,但是媽媽的愛心永遠是最有效的治療。
說也奇怪!腹脹難過的情形經過媽媽即時展開絕活強力刮痧治療,第二天早上真的傳來喜訊,家穎有排氣了,而且他腹脹的情形也改善不少,看來應該有機會可以拔除鼻胃管。
身為一個醫生,當自己面對病痛的折磨時才能夠了解原來病人的苦是多麼苦,在自己面臨抉擇的時候才了解,病患接受了我們的治療,我們應該如何親切的讓他們了解整個病程的經過和可能的結果。能夠真正體會病人苦難的醫師,才能成為一個很好的醫師。
家穎手術到現在已經四年,這四年他的身體狀況都還不錯,每次在一起吃飯時候,我們總是擔心他吃得太快、吃得太多,深怕他四年前腸阻塞的情境又再重演。至於他從小最喜歡吃的芭樂,那更是絕對在禁止之列。相信,家穎在經過這連續兩次的苦難之後,應該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醫生。
本文節錄自發光體文化<與苦難同行 ── 這些年病人教會我的事>
相關文章
你是在生活,還是在湊合?
結不結婚干卿底事?
活在當下,寫給最後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