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書店:安寧醫師實踐人文醫療的多元平台





「我們蜿蜒向前而去的,不是死亡,而是此生。」深巷裡,磚牆上,一句短語,沉靜而有力,道盡生命觀,這裡是「版本書店」。


    它很年輕,2023年末才開幕,可愛的笑臉標誌SuRuM是土耳其語「版本」之意,但這間書店跟土耳其沒什麼特殊關聯,主人的精神核心在於「讓你的人生可以規劃不同的版本。」想法先行,將「版本」概念交給谷歌大神翻譯,在各種不同語言字型中跳出視覺最出彩的「SuRuM」,一個陌生語言的單字竟長得如此療癒,立刻融化店主「就是它了。」接下來,中文名稱呢?彎來繞去始終找不到足以精確傳達理念的詞彙替代,於是回到原點,就讓「版本」來註解這個討論生命識能的平台吧!


    連取名都不按牌理出牌,這間書店天生註定與眾不同,有人化約這裡是一個談生論死的場域,也有報導介紹它為醫療院所外的諮商平台,還有一說則是,參與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的謝宛婷醫師,有感於現行體系過於制式僵化,因而創辦書店倡議補強缺漏。不過,謝醫師本人正色澄清,以上皆非!


    身為奇美醫院安寧緩和醫療病房主任,專長家庭醫學與老年醫學,加上法律研究所背景,謝宛婷醫師確實具備足夠專業談論「善終」,然而,正由於臨床經驗豐富,深知生命走到終點前各種情境之複雜多樣,他從不以死亡做為斷點思考這個議題,當「安寧醫師開的書店」成為一種標誌定位,它本身就被侷限了,人們可能帶著特定目的前來,醫師老闆固然樂於協助交流,但他真正期待的是,這個空間可以對所有人開放「那些不想進來的人,其實才是我最想要碰到的人群。」


    一言以蔽之,「版本書店」未曾自訂主題,成為一處宣導安寧療護或大談醫療決定的場所,相反地,這間書店更想開大門探討如何「善生」,誠如這段粉專介紹文「在生命長河裡悅納所有版本的自己,並穿梭可能版本的自己,在關懷共善的社會中璀璨生、無憾死。」


    言明願景,不失感性,熱愛文學的宛婷醫師擅長淬鍊文字表達思想,不過他斜槓開書店的起心動念,還是來自醫療現場「人生到最後要規劃的面向很多,醫療這邊只能解答一些病人的健康決定。」臨床照顧不只生理,心理上的關懷同等重要,其他許多看似非關醫療的問題,諸如家庭、人際、財務、監護等等,其實都攸關最後的健康決定,看過太多把遺憾留給自己的場景,促使他從根本思索「我能不能再更主動一點?能不能有一個更早的機會,跟他們碰面?不要等到這個家庭已經有狀況,很難解的時候,才能陪他們一起討論。」剛開始,這個構想落實於院內的「安生藍圖」門診,安頓人生,規劃藍圖,前無古人的創舉獲得長官支持,卻不敵衛生主管機關與外界「跨行搶生意」的雜音,宛婷醫師因而決定「不為難自己,也不為難現有醫療體系。」將行動場域移出白色巨塔,走進社區,創立平台。 


本文經讀書共和國授權節錄自發光體<【島讀臺灣2】旅讀的理由:城市山海,閱覽詩意>




相關文章


活在當下,寫給最後的我們


關心每個生命,也在乎我們的世界


最深刻的一堂課—無語良師

下一篇
我很正常,是你荒唐

我要協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