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消除模糊的比賽





人生就是一場消除模糊的比賽,我們比拚的不僅僅是成長的速度,還有成長的模式。在這條賽道上,領先的群體都有意無意的做著同一件事:消除認知、情緒和行動上的模糊。


機器人與人最大的區別是什麼?答案是:機器人沒有潛意識。


機器人的每一個動作,包括轉動「身軀」、彎曲「手指」、提高「說話」的音量等,在其「大腦」中都由精確的數值控制,一旦斷電,就會停止運作。但人不同,若是暈厥、失去了意識,雖然會癱倒在地,但心跳、呼吸、消化等功能並不會立即停止,因為它們受潛意識控制,除非物理死亡,否則潛意識永遠不會消失。


如果和機器人一樣,用數值控制每一塊肌肉、調節每一種激素、處理每一個神經信號,那麼人根本無法存活,因為即使是舉手投足這種看似簡單的動作,大腦要處理都是海量的訊息。為了生存,進化之手巧妙的採用了意識分層的手段,讓潛意識負責生理系統,讓意識負責社會系統,如此分工,意識便得到了解放,可以全力投入複雜的社會活動。


這就是「進化」的力量。


然而進化是一把雙面刃,意識分層帶給人類極大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副作用——模糊。因為處理各種訊息的速度不對等,意識很難介入潛意識,而潛意識卻能輕易左右意識,所以人們總是做著自己不理解的事,比如明明想去學習,結果轉身就滑起手機;明明知道有些擔心毫無意義,卻總是忍不住陷入焦慮……就像身後有個影子,它能影響你,但你不知道它是什麼,回頭看去一片模糊。這種「模糊」讓人心生迷茫和恐懼,而迷茫和恐懼又使得我們的認知、情緒和行動遭遇各種困擾,繼而影響人生的方向。


模糊,正是人生困擾之源;而人生,也像是一場消除模糊的比賽,誰的模糊越嚴重,誰就越渾沌;誰的模糊越輕微,誰就越清醒。


學習知識,消除認知模糊


人的認知能力必須要從零開始累積,但潛意識卻一直存在,所以我們必須終身學習,一旦掌握的工具越多,認知能力越強,消除模糊的能力就越強。正如你知道了「後設認知」。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傅來福(J.H. Flavell)在一九六七年首先使用「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認為是個人對認知活動的理解、意識與監控的歷程,也就是「認知的認知」。


就知道了該如何反觀自己;知道了「刻意練習」,就明白了如何精進自己;知道了「運動改造大腦」,就清楚了如何激發自己的運動熱情……領域內的菁英無不是比其他人了解的知識更多,他們的盲區更小,認知更清晰,因而也更有影響力。


不幸的是,人類天生不喜歡學習和思考,因為這類事極其耗能。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生命的首要任務是生存,於是基因自我設計的第一原則是節能,凡耗能高的事情都會被視為是對生存的威脅。而潛意識沒有思維,只有本能,所以它會努力讓身體走低能耗路線,誘導我們娛樂、享受;也就是說,本能通常都是阻礙學習的,而人若不學習,又無力克服本能,這個惡性循環使我們在人生一開始就會陷入渾沌,若非外力壓迫或牽引,我們往往很難跳出。


所幸,時代的發展為我們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更好的學習環境,我們主動進入反本能成長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有意思的是,學習知識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而獲取知識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一致,這幾乎成了這個世界上所有能人共同遵守的學習法則,這類例子能舉出很多,比如:


《東大超人氣的人生思考課》一書的作者上田正仁提示:思考力的本質就是「丟棄所有已經消化的資訊,讓問題的核心浮出水面」;


《刻意練習》中的核心方法論是:不要重複練習已經會的,要不斷尋找那些稍有難度的部分;


《原則》一書的作者瑞.達利歐羅列了工作和生活中的原則,用以清晰的指導自己行事;


《超越感覺》一書告訴我們,想擁有清晰的邏輯,就堅持一點:凡事不要憑模糊的感覺判斷,要尋找清晰的證據。


種種現象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斷明確核心困難和心得感悟,並專注於此。


而現實中,很少有人能清醒的意識到這一點。人們總是習慣在模糊區打轉,在舒適區兜圈子,重複做已經能掌握的事情,對真正的困難視而不見,這背後都是潛意識在操控——因為基因認為這樣做耗能更低。


優秀的人則傾向於做高耗能的事,比如「學霸」的祕訣就在他們自製的訂正本上,他們願意花更多時間確認錯誤,並集中精力攻克。而學習成績一般的同學更喜歡勤奮的重複已經掌握的部分,對真正的困難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希望能夠搪塞過去,結果模糊點越積越多,以致無力應付。


不難發現,「學霸」和普通同學之間的差異,不僅體現在勤奮的程度上,還體現在努力的模式上:誰更願意做高耗能的事——消除模糊,製造清晰


消除模糊之於學習和認知的意義,不可不察。


拆解煩惱,消除情緒模糊


認知模糊來自內部,情緒模糊則來自外界。人們每天都會面臨各種煩惱,但多數人習慣被動承受,少有人樂於主動面對。德國當代系統心理學大師伯特.海寧格(Bert Hellinger)曾描述過人們對煩惱的態度:「受苦比解決問題來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來得簡單。」


這個說法相當符合人類不願動腦的天性。因為解決問題需要動腦,享受幸福也需要動腦平衡各種微妙的關係,而承受痛苦則只需陷在那裡不動。雖然被動的承受痛苦也會耗費很多能量,但在基因的影響下,人類就是不喜歡主動耗能,所以美團創辦人王興有句話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然而迴避痛苦並不會使痛苦消失,反而會使其轉入潛意識,變成模糊的感覺。而具體事件一旦變模糊,其邊界就會無限擴大,原本不困難的小事,也會在模糊的潛意識裡變得難以解決。這感覺就像聽見池塘中「無數隻青蛙」的叫聲,讓人心煩透頂,等到實在忍不住了、跑去一探究竟時,卻發現其實池塘裡只有寥寥幾隻青蛙。


真正的困難總比想像的要小很多。人們拖延、糾結、畏懼、害怕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難,而是內心的想法變得模糊。就像在三千公尺田徑比賽開始前,不知名的恐懼會讓人緊張得全身發抖,等到一旦開跑、不得不與這種恐懼正面交鋒時,就會發現三千公尺也不過如此而已。如果我們再積極一點,學會從一開始就主動正視它、拆解它、看清它,或許那種緊張就不會困擾自己,甚至能更從容的「享受」比賽。


但有些事一進入潛意識,就很難消除,比如童年的不幸經歷,雖然意識早已將其淡忘,但潛意識卻始終保留著這些印記,在無形中影響著我們的性格和行為。一些嚴重抑鬱或精神失常的患者有時需要接受催眠治療,而心理催眠師進行治療時使用的方法,其實都只為做成一件事:喚醒潛意識裡的痛苦事件,讓患者重新面對它、看清它、從而徹底化解。


記住,任何痛苦事件都不會自動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要想不受其干擾的唯一辦法,就是正視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讓它有進入潛意識的機會,不給它變模糊的機會;即使已經進入潛意識,也要想辦法挖掘出來。所以,當你感到心裡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難受時,趕緊坐下來向自己提問。



  • 到底是什麼讓自己煩躁不安?是上台演講、會見某人,還是思緒紛亂?

  • 具體是什麼讓自己恐懼擔憂?是能力不足、準備不夠,還是害怕某事發生?

  • 面對困境,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如果做不到或搞砸了,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一層一層的挖掘下去,直到挖不動為止。坦然的承認、接納那些難以啟齒的想法,讓情緒極度透明。雖然直接面對情緒不會讓痛苦馬上消失,甚至短時間內還會加劇痛苦,但這會讓你主導形勢,至少不會被情緒無端恐嚇。


恐懼是一個欺善怕惡的角色,你越是躲避它,它就張牙舞爪,你若是正視它,它就原形畢露。一旦識破恐懼的本質,情緒就會慢慢從潛意識中消散,你的生活將會舒暢無比。


動反本能,所以這必然是一條更難走的路。不過你也無須害怕,鼓起勇氣面對就好了。





本文節錄自發光體文化<認知覺醒 開啟自我改變原動力>




相關文章


星座分析或算命很準?是確認偏誤!


人際衝突中的自我成長


道理都懂,就是不做怎麼辦?

下一篇
重新認識你自己

我要協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