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 勢的價值
2015/01/26
前些天有朋友在臉書上分享一則有趣的短片,記錄兩隻貓的打架過程,一隻花貓背靠著牆採防衛的姿勢,高舉兩隻前腳發出低鳴聲,另一隻灰貓採進攻姿態,不斷晃動兩隻前腳並發出高吼聲,彼此不停變換位置試探,大約僵持了近一分鐘,瞬間灰貓向花貓展開攻勢,以兩隻前腳抓擊,花貓也以一一還擊,但見四隻貓腳如閃電般的互相碰撞,打鬥只有一分鐘便結束,花貓隨後撤退,灰貓也不追趕。看兩隻貓的打鬥很有意思,從僵局開始,我們便能知道最後的勝利者會是灰貓,因為由氣勢與姿態,我們就可以看出那隻貓蘊藏的力量較大。
這喚起小時候看武俠小說的記憶,小說中對於決鬥的描述,通常用較多篇幅來寫決鬥前雙方姿勢與氣勢的營造,一但動手,勝負已然結束。記憶中,日本武神宮本武?的決鬥是如此,中國的獨孤求敗也是如此,尤其記得獨孤求敗說:所有劍術花招都沒有用,有用的是誰的劍較早刺中敵人,所以簡單、快速是根本。
現在的學童都去過三、六、九樂園,這些樂園最受歡迎的遊樂設施,如雲霄飛車、自由落實、海?船等等,都有一個共同點:當遊樂器爬升至最高點落下的剎那,所有的乘客都發出驚叫聲。隨遊樂器位置不斷地上升,乘客心中累積的不安也加大,最可怕的是不知何時達到最高點,一但從最高點轉而掉落,心中的恐懼其實是逐漸減少的。
前面幾則故事是告訴我們,未實現的「勢」其實是重要的,不論是貓之間的打鬥、武功高手的決戰、遊樂場最受歡迎的設施,其運作的根本原理,都是不停的把「勢」提高。「勢」不只是我們所說的位能,不只是形勢,而是各種潛在力量的累積,一旦讓累積的「勢」表現出來,那便是千鈞力道,結果立現,可見累積力量是如何重要了。
《論語.為政篇》有云:「君子不器!朝聞道,夕死足矣!」。「器」是指具有某一狹窄領域的專長,而「不器」則指不局限於單一技能,有大格局且能通瞻全局的人才。「朝聞道,夕死足矣!」指出,君子應該有更高自我期待,以了悟人生、感知宇宙真理為修行的目標,追求生命存在的意義。因為君子不專善於單一技能,看來缺乏立即可用性,其實,能廣博認識又有宏觀視野,這樣的人才像是蓄積於水庫的水,一旦瀉下,便是千軍萬馬,勢不可擋。
君子經由對「道」的追求來養「勢」,道是人天的真理,是自然與宇宙運行的根本。君子不器,當先修身,君子不器,廣博多能;君子不器,利民為先,君子不器;所以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