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心
2014/12/05
許多人都有拍照的經驗,不論使用相機或是手機的照像功能,我們會希望留下某些影像紀錄,或為記憶的輔助,或為分享個人的見聞、觀察。
拍攝大範圍的影像時,我們把焦點放在易受注意的位置,以其他影像為背景襯托出主題。如果把取景的區域逐漸縮小,注意力會聚焦於某一對象,焦點外的影像變的較模糊,以突顯出欲表達的部份。
看照片的人也有自己的觀察焦點,或許與拍照者的企圖不相符。觀看大區域的照片時,觀看者會把視線停留在某一個他有興趣的焦點上,而這個焦點常與觀看者的經驗有聯結。在小區域的照片中,觀看者與拍照者都將注意力聚在焦點上,只是彼此對照片的感受可能不同,這取決當下的心境。
我們對鏡頭的運用,可以Zoom in的方式,將視窗中的觀察範圍縮小,利用焦距變化,把想要強調的主題突顯出來,使其更為具像化。照片記錄的只是進入鏡頭的光線,並非具體的存在,任何一個單位相素都可能成為焦點,端視拍照者將其注意力投注於何處,這便是人「心」轉虛為實的能力。
反之,拍攝特寫鏡頭時,我們也可以將對焦放在主題外,使其在鏡頭中模糊,像是照片中消失的影像。看照片的人,雖然面對固定不變的照片,也可以隨意將注意力??移至主題外的部分,故意忽視拍照者原欲突顯的焦點,這便是人「心」轉實成虛的能力。
我們處於極為複雜多元的環境中,就如美麗的風景照中,仔細尋找也會發現有枯枝;在雜亂的街景照中,或許也會看到帶有笑意的臉龐。所以,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資訊混雜並存供我們選擇。
善用心的虛實轉換功能,經由選擇注意力投射的對象,把心的關注焦點置於具像的痛苦外,降低痛苦對我們的衝擊,提高人類的挫折忍受能力。我們也可以將心的關注焦點置於虛無的讚美及理想上,使鼓勵的言語及個人理想具體化,激勵人們勇敢向前邁進,增加了人類的生存奮鬥能力。
但心的變化速度,有如自然界中光線的瞬息萬變,極難掌握,所謂心猿意馬便是。心的運用能力,需經練心的過程,經常練習心的虛實轉換能力,熟悉操控心的關注技巧,隨心所欲的將痛苦虛無化、鼓勵具體化,以提高我們的挫折忍受能力及生存奮鬥能力。
好比:我們錯過一班公車,不妨尋找街上行人的笑臉;參與宴會卻與俗不可耐的人同桌,不妨就欣賞同桌他人應對的高超技巧;生病在家,可以拿起平日沒有空看的小說來閱謮;與心儀對象約會,但她遲到了,等待的當下正好可以靜心寫個感人的簡訊給她。找尋生活當下令自己振奮的訊息,並以之取代令人不悅的訊息,讓心的轉換功能為我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經驗。
就像攝影的學習者一樣,經常利用觀景窗的取景,以及對焦位置的選擇,逐漸熟悉各種拍照技巧,將客觀實在的人與景,隨心所欲的突顯或隱藏主題,創造出變化無窮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