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掉的人味??
2014/05/30
終於。
終於有人出來呼籲,放下手機、抬頭看人、跟周遭的人事物互動吧!
日前可口可樂公司發明了一種稱為「Social Media Guard」的道具,造型類似寵物的喇叭大項圈,讓人無法低頭玩手機,只好將注意力集中在人與人的社交上。這當然是有點兒搞笑與諷刺的,誰會又誰敢戴上這樣的「寵物項圈」出門去哩?但他成功的創造一個宣傳效果,提醒大家重視低頭滑手機的氾濫現象。
英國作家GARY TURK也有感而發的認為,越來越多人習慣依賴手機、電腦,到處都是低頭族,人和人之間變得陌生,於是他拍攝了一段「LOOK UP」短片,呼籲大家把頭抬起來,別再盯著手機螢幕看,透過和人的面對面交流,找回真實的生活,別再被手機給綁架了。影片4月上傳後短短一個月,就有將近4千萬次的點閱率、三十餘萬人按讚。當然也包括我在內。
前幾年去日本、韓國旅行的時候,我就注意到在車站、餐廳、風景區甚至遊樂園,到處都看得到低頭滑手機的人,當時我就有種感覺:每個人都像是一座座「基地台」,雖處在人群中,但接收與傳送的互動對象卻不是「人」。台灣當然也很快的跟上了這股低頭潮流,這是智慧型手機與行動上網普及化的必然趨勢,各國使然。
但我還是很難理解:吃飯「配手機」,情侶間的燭光晚餐有甚麼浪漫甜蜜可言呢?年輕的父母各自滑著手機、也丟了平板或是手機給小孩玩,年紀大一點的老人家不學會就只能無聊或無奈的呆看著,這頓家人餐聚能吃出甚麼滋味呢?排隊等候入場(電影院、遊樂場)或是等車,朋友間也沒有互動,ㄧ樣低頭各自滑動,這樣一起出門的意義或趣味何在呢?
又以前孩子沉迷網咖、電腦成癮的問題已經讓很多親師大傷腦筋,如今更是變相的有如隨身攜帶「小電腦」,甚或者上課都還偷偷滑來滑去,這學習能專心嗎?這是個十幾歲的孩子所能自制的嗎?「要害一個(就學中)孩子就給他ㄧ支智慧型手機。」擔任教職的友人無奈的說。
而這次北捷事件,有民意代表因為失言「滑手機滑掉命」而被嗆;但若屏除北捷個案,這句話不失為ㄧ句中肯的警訊:以往臨床發現50歲以後才是頸椎病變就醫的主要族群,如今年輕的電腦族和低頭族「拉頸」復健案例暴增三成;低頭族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易引發「視覺不適症候群」,甚至爆發眼疾險失明者大有人在;行人過馬路低頭滑著手機、還戴著耳機,導致危險發生時反應不及遭受車輛撞擊者,亦時有所聞。…………這些真實發生的事情報載歷歷,豈不是滑掉健康、滑掉命嗎?
或許有人會說,沒有智慧型手機不僅是落伍,還可能沒有社交!我知道,line一下、搖ㄧ搖,訊息就立刻傳達互通,真的很方便;點一點、滑ㄧ滑,看書看新聞看影視,都能ㄧ機搞定;你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好吃好玩的地方,GOOGLE一下,評鑑、推薦、地圖通通有。
但誠如英國作家GARY TURK點出的重點:「我有422個朋友,但是卻還是很寂寞,我每天都跟他們說話,不過卻都在螢幕背後。……透過互動,才能傳遞真實情感,或許一個簡單的問路,就有機會找到人生的真愛,共度一生,但是如果低著頭看GOOGLE地圖,緣分可能就此擦身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