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法則
2013/08/02
近來「軍虐案」沸沸揚揚,在追查真相之餘,也有人討論起死者為何會被「目標鎖定、依三餐照顧」的原因;當然,死者為大,當事人已經無法為自己辯駁,這些揣測並不公平,更何況,不論任何的因素都不該讓一條年輕寶貴的生命如此葬送。只是看了這些揣測言論的聯想,還真會對為人父母者,帶來某些矛盾的衝擊。
孩子該冷漠還是熱情?認為對的事情該堅持還是該妥協?
老大國一的時候,放學回家途中看到有輛汽車總是停在人行道上,那是個公車站牌旁、車流量很大的地方,也因此使得行人都必須繞道、擠身走內側或是跨走馬路,形成跟機車搶道的險境。他跟我抱怨過幾次,我建議他用手機拍照下來去檢舉吧!有天,他比平常下課時間還晚了半小時沒到家,我打了手機,他說:「我之前有檢舉,可是汽車還在啊,剛剛有個小朋友還差點被機車擦撞到,所以我決定直接打電話報案,然後站在這裡等,看警察會不會來處理。」頓時,我愣了一下,我該讚美他的正義感?還是告訴他不要這麼好管閒事、免得帶來某些可能的麻煩跟人身安危風險?
高三,老大參加一場科展比賽,當他把費心設計的作品解說海報貼上主辦單位提供的看板時,審核人員要求他必須「截頭或截尾」,因為海報已經超出看板的內圍高度;老大不肯,並提出主辦單位印製的參展說明,說明自己完全依照規定設計的尺寸。那位審核人員不悅,說別人都照做了,如果老大不肯修改,那就不能參加比賽。在一旁幫忙貼圖的我,不免心驚了一下,立刻想到如果因此不能參賽,兒子的心血不就白費了?
雖然我也不高興這位審核人員的官僚應對,但思忖著利害得失,似乎要勸一下兒子,看能怎樣調整,先通過規格審核,參賽才重要……沒想到,兒子拿起手機,打電話給承辦負責人,要求他過來處理。這位負責人對照過大會手冊、又拿來量尺,最後承認是他們的失誤,因為去年跟今年提供看板的廠商不同,所以才會出現海報貼到外條框的情況。最終,他們還是在規格審核表上蓋章了,但依舊「希望」兒子能修剪一下高度……老大只同意把頁尾留白處裁切掉,對他來說,內容重要,編排過、設計過的海報也是他作品的精神,都該受到「尊重」。
回家後,老公對兒子的處理模式有些微詞:「你將來到職場或出社會,很可能吃虧!」我也有點擔憂的問他:「如果明天評審人員對你的規格有意見,而影響成績怎辦呢?」兒子倒一臉輕鬆坦然:「你們說的,我都知道,不過,媽咪啊,對的事情就要有所堅持啊!當我決定找承辦人員時,就做了最壞打算了,我已經有承擔後果的評估準備。」
從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正義,到能夠做風險評估,兒子算是有所成長了。但一路走來,因為他的對周遭人事物的「熱情」,激發他思考的敢言敢行,也的確讓他在人際關係上吃過虧、有過許多挫折,比起其他凡事「冷漠」對待、只管好自己的同儕,他真的不夠「明哲保身」。老公也不免擔心提過:孩子畢竟只是孩子,缺乏經驗又「社會化」不足,凡事豈能都這般單純?又怎都能如他所評估的足以承擔?
我相信多半父母都會有這般的矛盾焦慮,可是反過來說,這不正是孩子要學習的嗎?「冷漠」也需要本事的,「熱情」更需要培養的,適性的引導孩子了解「實力」、「能力」以及「方法」的重要性,他才能磨合出足以自我負責與承擔的處世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