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美日一窩蜂


民國百年的十月十日,更甚於去年2010年10月10日的盛況,真是「爆炸的紅」!新人們搶在當天結婚,博個「百年好合、十全十美」;預產期接近的孕婦,也有不少人刻意挑選十月十日十點十分剖腹生產,歡喜的來個「國慶寶寶」;明年又是農曆所稱的「龍年」,報載已經可預期龍年生龍子的嬰兒潮來臨……

吉祥、美意、好兆頭,自然是大多數人的期望,不過似乎也反映了某種「一窩蜂效應」!只要有人說「好」,就有一堆人跟進;只要有人說「夯」,就要趕快跟上,不跟緊就怕落伍、好運讓給了別人。

原本好事嘛!一窩蜂也沒什麼不好,但看看著內政部的統計數據,不免有了些疑惑:大家究竟是因為結婚生子的大事,而謹慎選擇「良辰美日」?還是為了「良辰美日」而結婚生子呢?

2009年,台灣結婚對數約11.7萬對;2010年,民國九十九年,也是因為熱炒的「幸福久久」,結婚對數增加到約13.9萬對;而今年民國百年的一月到五月,結婚登記的對數就已經有6.3萬對、都較前兩年同期成長,可預期的加上十月與之後的傳統年底結婚熱,結婚人口數字將會創近年新高。

生育率就更明顯了,以近四年的統計來看,2007年至2009年的生育率分別是8.92、8.64、8.29,去年2010年更是創下新低,只有7.21(出生人數約16萬6千餘人);然內政部日前預估,明年龍年生子熱潮,出生人數可望達到18萬至20萬之間。

近十年來,台灣不婚、晚婚者增加;不敢、不想生育者或只生一個孩子的家庭也越漸普遍;造成的因素不外乎個人觀念及社會價值觀的改變、經濟能力的考量等,但是所謂百年難見的「20101010」、「幸福久久」、「百年好合」及12年才一輪的「龍年龍子」,就能讓這些下降的數字暴增,還真是讓人玩味了!

然再看看離婚率統計數值,「幸福久久」的民國九十九年,全年離婚對數有58萬對,其中結婚未滿一年即離婚者4.98%,相較於民國九十八年離婚對數有57萬2千餘對、結婚未滿一年離婚者4.97%,差異不大。或許後續再觀察民國百年與民國101年的離婚率統計數值,較能有更為客觀的解析。

目前台灣高齡化及平均生育不足1人的人口結構與發展趨勢充滿隱憂,當然樂見結婚生子的熱潮,只是衝動而為之,相對可能帶來負面的家庭與社會問題。

我相信,所有的新人在歡喜踏上紅毯的那一刻,都渴望著幸福久久與百年好合;但畢竟結婚生子是人生大事,良辰美日討喜討吉,那麼就更要秉持這樣的「初衷」,攜手人生,回歸重視共同經營的本質;如此趕搭上的這一窩蜂熱潮,才會留下更美好與更值得紀念的回憶吧!

下一篇
無憾的青春

我要協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