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值得!
2009/06/13
端午節前夕,老公的高中同學提了一斤的高山茶來到我家。他擔任一家金融公司的業務經理,以前老公還在報社跑財經新聞的時候,我曾經見過他幾次,是個豪爽正直的人;後來我們夫妻雙雙離開媒體界,跟他的互動也少了,幾年來,我只零星的接過他幾次電話。
「你幹麻?這東西留著送你的大客戶才是。」老公說。
「哎呀!你搬來這邊十年有了吧?我都沒來過,總不能空手來啊!這也是我客戶自家賣的東西,還不錯,你喝喝看。」他說。
原本我以為是老公幫了他什麼大忙,才讓他這麼專程的送禮來,後來聽聽兩人的對話,其實也不過是一些舉手之勞的事情而已,想想這人還真是「厚禮數」,也難怪人家可以成為業務經理。
兩個男人開始談論起目前的政經局勢,他也說著業界的裁員與這段期間金融業務的推展窘境等等:「有些同事或同業,被客戶倒了好幾百萬,還有人挪用客戶百萬仟萬款項就這麼毀了自己的……以前我曾經懷疑過,是不是自己太保守、做事不夠通融,所以賺不了大錢、升官緩慢,但是經過這波經濟風暴後,我反而慶幸自己的規矩與原則了,不但保護了自己、損失最小,更取得一些大客戶的信任,業績反而維持平穩。」
臨走前,他突然向老公說:「你還記不記得?我退伍回來就結婚生子,當時才只是個小行員,一個月不到兩萬的薪水,根本養活不了妻小,後來是你幫忙介紹去一家雜誌社做夜間校對工作,讓我又多了一份薪水。」
老公愣了一下,笑著:「對喔!快20年前的事了,我都忘記有這檔事了!」
「我可從沒忘記,一直很感謝你呢。」他說。
等他離開後,我問老公,怎麼這些事情我都不知道?
「又不是什麼大事,有什麼好說的?」老公看他的電視,頭也不回的說。
我笑了笑,終於知道,為何一向怕麻煩、「不沾鍋」的老公,願意幫這位高中同窗的忙,因為他是個懂得感恩又自愛的人!
這讓我想起也是20多年前的兩件事情。家道中落後北上求學,透過父親的友人幫忙,在當年還未發達的松山南港交界處租了一層很便宜的老公寓,我大哥當兵在金門,喪志的父親經常不歸,所以就我跟母親兩人相依為命,靠著母親做女工的微薄收入以及我的打工補貼過日子。雖然我念的是國立大學、學費只有萬餘,但對當時的家境來說,還是很大的負擔。第一學期,母親賣掉最後僅剩的首飾給我當學費,第二學期就籌不足學費了,好強的母親不願意回娘家求助,只有拼命加班,我難過、不忍,都已經有休學的打算,卻被母親斥責:「沒有大學文憑,你將來有何出息?〈當年大學升學率只有20%-30%,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條件比較有優勢〉我們沒錢更不能失志,你跟你大哥都要爭氣,才不會讓人瞧不起。」
就在我進退兩難之時,一個他系二年級的學長拿了五千元給我,我真的感激得淚如雨下—我從沒跟同學老師提過我的家庭情況,也沒人知道,而這位學長是因為班際聯誼才認識的,他的家境也不太好,生活費也都是靠他自己打工賺錢,可能因兩人生活困境雷同,我無意間向他吐露了心中的壓抑與痛苦;他竟然把他存摺內僅有的存款都領出來給我,還跟我說:「不用還錢,你要加油!」……隔兩年我把錢還給他了,但這份情我卻從沒忘記過;大學畢業後幾年,這位學長跟他老婆開始從事保險業,我不僅請他幫我規劃保單,也陸續介紹了不少親友向他買保險,直到現在,我全家大小的保險都由他負責。
也許有人會認為我是回報的「人情保單」,但這答案不完全正確。因為我相信,一個有著同理心、善心且救急不求回報的人,擔任這個行業也必定能為客戶提供最好與最適合的保障;再說,如果他不夠好,要還人情,自己這份也就罷了,推薦給自己的親朋好友,豈不是把自己的信譽給毀了?
另一個故事也是起始於北上求學之後。我們居住的老舊公寓所在,當年還有點鄉下的味道,大概晚上十點左右,店家就打烊、街道就安安靜靜、鄰居幾乎都熄燈睡覺了,而我家仍是窗邊一盞大燈亮著—母親辛苦的做著家庭手工。可能是因為這樣,引來管區的注意,這位二十來歲的年輕的警察拜訪我家,知道我們是南部北上的無依母女,巡邏時總會多點關照;後來跟我們熟捻了,慢慢的知道了我家的情況,從此,只要是輪值的空檔,他總會繞過來跟母親聊天、幫忙做點手工,給了鬱悶的母親一個適時的情緒出口。
大學畢業後,我到一家新出報的報社工作,有天夜裡回到家,管區大哥也在,正跟母親聊著那陣子有不少警察被槍殺的社會新聞,母親勸他轉調單位、要為將來結婚生子的日子多想想……等等,管區大哥就說自己沒人脈背景的,並不容易,他曾有同事透過關係轉到環保衛生單位,都是公務體系,生活平穩,可是這種職缺,他是難有一手訊息的。
緣份跟機緣就是這麼奇妙,我當時就是主跑環保衛生單位、剛好回到家、管區大哥剛好在、他們剛好就在聊這個問題,我立刻對這個多年來照顧我們母女的大哥說:「明天我去幫你問問,可是你不要預期太大唷!我只是小報社的菜鳥記者,沒啥”惡勢力” ,但是可以拜託一些主管幫忙留意是否有職缺。」
沒想到隔天一問,還真剛好有個新空出來的職缺,還好我平常跑新聞還算認真、人緣還不錯,這位主管很阿沙力的說,這個職缺可能會比原來的警察職等低一階,如果不在意降一級〈公務職等〉的話,三日內趕快給資料,幫我送件爭取。就是這麼多的「剛好」,管區大哥順利轉職成功,這麼多年下來,他目前已經是一個主管了。
後來我們搬離老公寓、管區大哥也調職,幾乎很少連絡,但我知道他總是三不五時打電話給我母親問好。三年前我母親生病過世,我們回到高雄老家辦喪事,他得知消息後,連夜開車帶著老婆南下,一早八點多就出現在我母親的靈堂,紅著眼眶上香。
就在我送他們離開、管區大哥去開車,我向大嫂道謝:「這麼遠一趟讓你們前來,真的很謝謝。」
「別這麼說,我聽我先生說,當初如果不是你跟你母親幫他調職,他就不會有今天;我們一直沒有什麼機會回報,來上香是應該的,是我們要謝謝你們。」大嫂說著。
我愣了一下才回神過來,20多年前的事情,我真的早就不記得了,而且我從來也不認為我有啥大功勞,一切都只是時機「剛好」,且管區大哥自己條件也夠、又是自己夠努力才有今天,哪算是什麼幫忙呢?沒想到管區大哥還這麼在意的放在心底直到現在,且這麼多年仍惜緣重情的跟我母親保持聯繫。我心中滿滿的情緒,難以言喻。
施與受,真的都是福份!
大前年,在評閱生命線舉辦的年度徵文「生命的點燈人」文稿時,我就有這樣深深的感觸;我還記得當時的首獎作者為自己父親的故事做了注解:「生命的起承本無常,提燈人何嘗不就是點燈人,不同的角色在不經意間,就悄悄的互換了,只有心存感激,寬大胸懷,廣結善緣才是最佳的人生哲學。」真是精闢啊!
我認為,「貴人」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正所謂自助才人助;當自己被人認為是「貴人」的時候,就是福報,但是更可貴的不是「施者」而是「受者」,因為他有自修的福德,因為,他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