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平凡大智慧


陳碧輝出身在一個大家庭,家中從事的金紙買賣,在台北市雙連地區可是赫赫有名的百年老店,身為老大的他,從小他就被寄予繼承家業的責任,想起過往,他笑著說:「以前弟弟們不唸書就會被罵,但是我要多花點時間唸書反而會被念,因為我是既定的繼承人,父親希望我多花點時間精神在生意上,當時還真不能諒解父母的苦心,覺得自己不受疼愛。」不過,年輕的他,還是自有一套想法,退伍後經學長介紹在一家貿易公司擔任會計,一做就做了五年。

努力 貴人看得到

雖然經營管理,不屬於陳碧輝的工作範圍,但是他卻熱心的幫忙公司作整理分析,讓管理階層可以從報表中清楚的掌握公司營業狀況,因而獲得讚賞與信任。然而就在一次事件中,陳碧輝第一次體會到了何謂不可僭越的職場奧義,也成了促使他離開公司的導火線。

此事說來還真有點冤枉,陳碧輝說,老闆的舅舅在金融界擔任高階主管,人很好但是脾氣並不太好,為了公司貸款問題,怕被訓話的老闆便派陳碧輝去跟他舅舅商談;陳碧輝去了,也免不了挨罵,只是這位舅舅罵的是:這麼重要的事情,他為什麼自己不來叫你來?你沒資格跟我談。滿臉怒氣、手臂一揮,當場就要把陳碧輝趕走,「我當時也才二十幾歲,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還是初生之犢沒經驗,總之,我立刻回話說:老闆派我來,我就是代表老闆,為什麼我不能跟你談!」雖然最終陳碧輝還是被趕走了,可是這位舅舅竟然隔天親自到公司來,指名要陳碧輝跟著學習,要他每 二天上班前先到他的辦公室報到,再進公司。

「我想可能是因為我的責任感與對公司營業狀況的了解,讓老闆的舅舅覺得”孺子可用”」吧!陳碧輝說,當年自己傻呼呼的就照辦了,沒想到在一次公司內部會議上,老闆卻為此事「酸」了一段話,陳碧輝才猛然發現,自己一定讓老闆覺得越權了,有了芥蒂,恐怕往後難以如昔的相處,於是他萌發退意。

就在此時,公司股東之一、也是陳碧輝的學長,因為有過與人合建的經驗,也開始想要自行經營走營建,便邀了陳碧輝,說好草創初期給「勞務股」—也就是沒有薪水、但有紅利則可優先分配;陳碧輝認為這是個機會,便答應了下來,而這一做,就是三十六個年頭,直到退休。

我說這位學長就是陳碧輝的貴人嚕?陳碧輝點頭回答:「肯努力、肯學習,又能讓人信任,貴人都看得到。」我很認同,生命中的貴人,少有從天而降,感嘆自己沒有他人「幸運」可以獲得貴人提拔之時,就要先檢討自己,「有什麼可以讓貴人看見?」,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


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

這段日子並不好過,陳碧輝都是一早六點起床、七點到達工地,一整天工作之後,回到家中還得幫忙金紙買賣生意、送貨與收帳等等,常常一搞就是凌晨一、二點才能上床睡覺;做了兩個月後,他開始有些後悔,每天累得半死,又沒有薪水、在吃老本,加上父親不斷「施壓」要他回家接管生意,陳碧輝不免想,工地一做就要一兩年以上,短期是不可能有收入的,自己還有三個四歲以下的孩子要養,父親又一直催促,乾脆回家當現成的老闆算了,何需把自己搞得如此狼狽?

可是,當他把此想法跟老婆商量討論時,老婆卻說了,「三弟當兵即將退伍,當初陳碧輝就曾表態,要把家業給三弟繼承,現在怎能反悔跟三弟爭呢?」同時展現了十足的大氣表示:「社會的成就要靠自己奮鬥,男子漢答應的事情,說到就要做到,你至少要做到這個工地完成,到時候沒有收入沒有關係,擔蔥賣菜,我都跟你!」

這段話深深的衝擊陳碧輝,「這都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但是我仍記憶深刻,我老婆只是個家庭主婦,卻有如此的智慧與氣度,給我鼓勵跟支持!」陳碧輝說著。就連我聽了都深受感動!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願意同甘共苦、堅持誠信、鼓勵先生不退縮;並能顧慮兄弟情分、不爭家利…….我不禁要豎起大拇指激賞陳太太的胸襟,實屬難得啊!

有了老婆的加持,陳碧輝硬著頭皮繼續做下去,他依靠幫人記帳的工作,以微薄的收入補貼家用,並且開始努力學習:不懂工程?沒關係,他在工地跟著一些老師傅觀摩,多看多問,勤作施工筆記,然後再找相關書籍來看,讓實務與理論相結合;營建會計制度跟過去自己所學的商業會計有差異?沒關係,他從熟悉工務開始摸索,逐步的建立屬於自己公司的會計制度。

就這樣,熬過兩年沒有薪資的日子,工地完成、開始有營收,陳碧輝也領到了紅利,他就把大部份紅利收入轉成投資,自己成為正式的股東之一。


多做不吃虧

三年後建設公司組成後,晉升管理階層的陳碧輝又給自己一個大挑戰,不是擔任財務主管,而是轉戰業務主管的領域,「其實也不算難,我在工地學習所有能夠學習的工務,所以對工務流程就有所了解,加上財務成本我本來就瞭若指掌,那麼談土地買賣、銷售規劃或是簽訂契約等等,自然就很容易上手。」陳碧輝說。

就如當初在貿易公司製作經營管理分析報表一樣,他這種多做不吃虧的認真精神與理念,擴展了自身的才能。可不是嗎?現在的企業對於人才的需求很「現實」,你必須帶著專長就職、可能還得一人當好幾人用,想要「作中學」還得看企業願不願意給機會培養,但是主動的協助分外的工作,老闆主管可樂得了呢!不就給了自己一個「學中作」的機會?有經驗者教導、有公司資源支援,成就收穫的是自己啊!

陳碧輝說,自己口才不好,個性也比較溫和,原以為作業務的人一定要很會講話,但是接觸業務之後,打破了這個一般人對業務認定的迷思,「專業、用心與值得信賴,才能 贏得客戶的青眼,口才已經是其次。」這才是做業務者的基礎。

公司經營順利,三十多年就這樣過去了;陳碧輝認為自己年紀大了,且景氣欠佳、競爭越來越大,最主要是子女們沒有人有意願經營,於是股東們決議把公司收了,退休享清福吧!


信念 堅持不變

聽著陳碧輝娓娓道來,雖不是職場角力競爭的驚悚劇作,卻是一枝草一點露的溫馨小品。陳碧輝笑了笑說:「我很平凡啦!老了就該休息,生命線理監事職務我也辭退了,應該給新人有表現的機會,只是扶輪社還得繼續參加,與老朋友、新朋友一個禮拜聚會一次,分享聯誼和服務比什麼都快樂,今年還接下地區的財務工作呢。」

陳碧輝對於這兩個社福團體,一如他對工作的忠誠度,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他表示,當初對於扶輪社是久聞其名,卻不了解而有諸多疑慮,且他認為自己個性內向、又不擅言詞,參加這樣的社團似乎不適合,只是在朋友邀約下,盛情難卻的勉強加入,但是加入後卻有驚喜發現,來自各行各業的朋友,都有著對社會服務的熱忱,他也就跟著投入其中,至今,陳碧輝還保持著百分之百的出席率呢!

而跟台北市生命線也是緣分,在加入扶輪社後四年,扶輸社友張吉雄先生介紹他加入生命線,有了扶輪社服務的經驗與對生命線的認同,他則是一口答應,一做也是二十年。

不論是工作或是社會團體,陳碧輝堅持到底的忠誠度,或許該說是他對於本身信念的堅持與毅力,著實令人佩服,更值得學習啊!

下一篇
當個沈默的提燈人

我要協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