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點燈人的故事傳承下去


之於我而言,生命的旅程就像是在寫一本屬於自己的故事集,活著的分分秒秒盡是在鋪陳著書中的點點滴滴;那麼面對著始終無法揮去卸下的渾噩對白,有時,我真不忍心讓這故事繼續寫下去……

年少的我懵懂且任性,在國中肄業後,旋即成了社區幫派吸收的新份子。那時,我的世界裡沒有所謂的親情與未來,從狹隘的窗口裡望去就只剩兄弟與幫派。而在一次荒唐的攜械尋仇事件了結後,未成年的我輾轉被送進了少年監獄服刑﹝現今的明陽中學﹞。

在獄中,我與自由人之間隔著重重的柵門,當第五道的柵門拉上後,我所奢求的自由就僅止於舍房鐵窗外的藍天。十餘人一間的窄狹舍房,裡頭的作息猶如上了標籤般的日日演作。起初,我脫序的舉止時而為我的雙腳負上了鉚釘式腳鐐,或者是更為嚴厲的獨居禁閉,儘管是如此,無知的我面對著暗翳的斗室仍不覺向隅。獄中所安排的升學與技訓課程,我也壓根兒感到無趣,只想快熬過得以申請假釋的冗長刑期。圍籬中的我依舊役使著故我的心態,此般驕矜自恃的人生,一直到遇見張牧師後才有了迴異性的轉變。

張牧師以他為過往受刑人的身分惕厲我們,在他奉行神職之前,曾在幫派逞兇鬥狠了廿多年;起初在他眼中所謂的江湖義氣,演變到後來,就僅僅是捅出紕漏前的稱兄道弟。他試著開導我們,別往往只惦記著別人給的不公平待遇,當你這樣想時,其實最苛刻自己的人就是你自己。在獄中修了張牧師四年的宗教課,讓我對於絕望的未來有了新的觀念──在人的一生當中總有些打擊致使你無法喘息,但面對親情及友情的支持,以及自我的向勉戮力,你將會砥礪出面對逆境的更大勇氣。在獄中,可能會讓你萌生放棄自我的意念,但若你換個構面思索,這也可以是使你破繭重生的一個契機。

在牧師的引導下由決志到受洗,從儀式中洗心革面後獲得了重生的機會。我不再喜歡年邁的母親舟車勞頓後南下接見我,也不再漫無幟驛的盲目度日,我漸漸想要學習的是步入社會後的更生自立。在獄中我補足了國高中的學程,也通過了丙級烘焙技術士的檢定考試,更在八十八年的畢業典禮上成了高中部畢業生的代表,擁著自入獄後就不敢奢望的榮耀,我不僅是在多重的考核後自我實現,也是為了感謝張牧師這些年來的恩澤與關懷。

在獲得假釋後,我帶著惶惑的心踏入社會,張牧師知道服過刑的人在找工作時的窘境,因此主動的引薦我至教友開設的麵包店工作。我由衷感激著張牧師為我所作的一切,倘若在我的生命中少了他的援助,也許現在仍是深陷在囹圄裡自暴自棄。張牧師,他無疑是我人生中的一盞明燈,引渡了我這艘長年禁錮在暗夜裡的迷航。

成了烘焙技訓老師的我回到了明陽中學後,也傳承著張牧師的心願而扮演起點燈人的角色。我深深的能體會張牧師的用心,引渡年少受刑人的這一盞燈絕不能熄,而且也需一盞一盞的傳承、展延出去。我總以過來人的經歷作為這些受刑人們的借鏡,勸戒這些學生永遠不要放棄自己;當我對著這些迷失自我的年輕人伸出援手時,我相信,他們將有機會開啟嶄新的人生旅程。

爾今,我和另兩位舍友合資的麵包店營運已漸漸的步上了軌道,總不經意的回想起往事的種種,初於少年監獄的我像是背負著滿身的桎梏,卻因為張牧師的教誨醒吾下而掙開枷鎖,在失去自由的境地裡擁有了新生。對於這本人生的故事集,我會秉持著莫大的毅念寫下去,並且試著去扮演好點燈人的角色,讓像張牧師般偉大及無私的點燈人故事傳承下去。

下一篇
我會繼續愛下去

我要協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