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選擇」哲學
2006/03/06
一年的開始,也是很多新計畫的開始,財務計劃、個人成長計劃、工作計劃等。你發現去年的目標,達成的是多還是少?你經常感到一天24小時不夠,很忙卻又不知道忙什麼嗎?
其實,我們每天都在做「選擇」!選擇讓自己做哪些事、不做哪些事。工作中的「選擇」哲學很重要,更是影響工作績效的關鍵因素。
資源有限理論
個人與公司的資源是有限的!你的時間與精力不可能隨時都保持在最佳狀況,賺錢的生意,公司也不可能每樣都做。所以,謹慎的思考你有多少的資源?評估如果運用這些資源,可以達成什麼樣的效益?有沒有什麼風險?什麼是關鍵的資源必須掌握?
養成這樣的思考習慣,有助你做出選擇!有些時候,你必須「選擇」忽略一些事情,把資源與專注力集中在某些事情上。這樣的工作習慣,反而讓事理變得更明白、合理化、更能夠達成上級交辦的任務。甚至你還會發現,原先你忽略的事情,因為任務的達成也變的不重要了。而過去的你,為了要滿足這些瑣碎的需求,把任務的風險變高、時間拖長、作業複雜化…,反而完成的品質不如預期。
抽屜理論
國內知名企業家許文龍有一套「抽屜理論」。他認為如果我們要將抽屜裡面沒用的東西挑出來倒掉,一般只能揀出兩成左右,這樣倒不如把抽屜內的東西全部倒出來,再從中揀取最需要的放入抽屜。
所以,應用抽屜理論,每隔一段時間檢視一下當前的工作內容(抽屜)。你是否花了太多時間去做了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我們可以直接從眾多目標及工作中,開始作出「選擇」!根據「資源有限理論」選出真正重要事情來執行。剩下沒被選到的事情,就列入「候補的」名單之中。
定期做能力盤點
你的長處是什麼?你的弱點是什麼?你知道嗎?
你現在用你的長處在工作,還是用弱點?還是「不知道」?
定期檢視你過去的計劃。預期的目標有沒有達到?為什麼沒有達到?有沒有某些類別的目標總是表現的比較好?(長處在這?)有些則是連年蟬連「最需要改進」目標?(弱點在這?)
誠實的面對你自己!長處不是興趣,有興趣的事不見得是你做得好的事。有時,你擅長的的事情,會與你的「價值觀」不同,這時你會感到不快樂。我的經驗是,如果你做的事情與價值觀有極大的差異,即使你目前看來擅長此道,可是長期下來,你內在想逃離的聲音會越來越大。所以,「選擇的哲學」還是要依照自己的價值觀來做判斷,一時的痛苦卻可換未來的海闊天空。
「勇敢」做選擇
「習慣」是美好的、溫暖的、不費力的。我們總是被習慣的引力拉著墜入在現實生活中。選擇是需要勇氣的,勇氣是可以培養的。養成勇氣做出選擇的「習慣」!讓自己踏出不習慣的領域,慢慢的培養自信心。外面的視野很寬廣、機會更多,讓自己擁抱全世界,而不是要全世界為你改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