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該你當家?
2006/04/06
在過去,比較具規模的公司,要成為協理級以上的高階主管,年紀多半要在45~55歲之間,上班族估計得花20年才能夠當家。但現在,有愈來愈多的年輕工作者,經由各種努力,縮短這個時間。
分析這些人的特質,可以讓等待當家的上班族參考:
1. 把自己放在最擅長的地方
你了解自己嗎?你個性的優缺點是什麼?你擅長的領域是什麼?你擅長溝通協調?還是擅長將瑣碎的事打理的很有秩序?什麼樣的工作的工作舞台適合你?如果,你能把自己放在最擅長的地方,工作的表現一定不差。
2. 新人期間要能夠被磨練
新人時不應挑工作內容,每件任務都是新鮮的嚐試,前輩也多給予時間與犯錯的空間。若新人能在這時候,多做、不怕錯,敢問、又敢作;甚至挑別人認為的苦差事做,那你就有比別人更扎實的專業能力。新人最重要的就是態度,工作的「態度」將決定未來職場的「高度」。
3. 讓你的實力一直累積
不管你轉換跑道或在公司內部轉換部門、工作內容,最重要的事是讓你的工作能力可以被累積。真正的實力是,你能運用這些能力,一一去挑戰你不曾經歷的任務,讓自己有獨立的判斷能力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4. 設定階段目標,一步一步來
你可以設定離自己近一點的主管當作是模仿的對象。觀察當一個主管,必須具備哪些能力與成績?要有這些好成績,自己又應該要去做什麼? 另外有些人不是以職位為目標,他們會為自己訂下一些工作目標,要求自己達成。當這些個別的目標累積到最後,就形成該領域的個人品牌。
5. 豐富人脈存摺
在工作中遇到的客戶、同事或主管,很可能是你未來的貴人。豐富自己的人脈存摺,就等於是儲蓄自己步步高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