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的功能


上班族總是需要參加許多會議。會議佔了不少的工作時間,隨著你職位的升遷,開會的時間可能會越來越多。有人怕開會、有人不想開會;如果能了解會議對你的「功能」而善加利用,將有助於你提升工作績效和得到自我的成長。

會議的功能有三種:第一種是訓練,是主管訓練部屬的好機會。訓練自己是否如主管一般的決策能力、解決問題的機會。第二種是學習他部門「異業知識」。第三則是與他人達成共識的好機會。


訓練功能

開會的時候,主管應針對部屬說明的內容,加入自己本身的看法。部屬應該把握機會與主管討論、互動,吸收主管的經驗分享。紀錄主管所問的問題、所顧慮的重點,這些往往是解決問題時的關鍵。聽聽主管最後的決策是什麼?問問自己,如果你是主管,又會做怎樣的決定?跟他一樣嗎?不一樣嗎?又為什麼?

無論是數日一次的晨會,或是每週、每月一次的週會、月會,重點在與會成員談論所遭遇的事件,並與其他成員分享因應之道,其效果在於增加所有成員的閱歷。同樣的經驗,不需每位成員親身經歷才能獲取,甚至還要犯同樣的錯誤才能獲得教訓。這便是會議的訓練功能,過程比解決問題來得重要!


學習他部門「異業知識」

當你有機會與其他部門開會的時候,試著去了解對方所講的東西。對方的專業是什麼?他們在乎的、堅持的是什麼?為什麼?

抱持這樣的心去學習,你會得到許多「異業知識」。因為在組織越大的公司中,事情會切割的更細,一件事情的完成,會分屬許多不同的部門來負責。於是我們對事情的全貌,無法全盤了解,此時就需要透過跨部門的會議去組合、去了解。

與他人達成共識

會議的最後一個功能是「共識的形成與強化」。「形成與強化」是重點,所以需要定期性的會議。「形成」是思考態度的形成,是企業文化,是面對問題的思維模式。所以,高階主管須扮演「傳道者」的角色,堅持傳遞重要的企業價值觀與問題處裡時的思維模式。「強化」不是政令宣導,而是賞罰分明。要求部屬去回應、思考,他該怎麼做?又為什麼?行為時展現的價值觀是否跟組織一致?如果不是,主管一定要及早指出錯誤,讓部屬有機會去改正。如此部門才會有共識、組織才會有共識。

下一篇
溝通力—讓工作能順利推展的關鍵力量

我要協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