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壓力


當一個人碰到一件事,而感覺到「我不會」、「我不熟悉」或是「我不確定」時,就是感受到壓力的時刻。

還記得第一次在眾人前發表意見時,會不會感到緊張?參加考試時,遇到不會寫的題目,會不會感到頭皮發麻?在工作上,第一次到新公司,會不會有適應新環境的壓力?面對老闆給你的超高業績目標,會不會有壓力?未來,你想過怎樣的工作人生?而現在,這是你要的嗎?

既然壓力是由於對事物的不熟悉、不確定,或是對達成目標感到力有未逮,那麼紓解壓力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去瞭解、掌握狀況,並設法提升本身的能力。

而壓力也可視為一種偵測器,一個人能夠負荷的壓力,也反映出他的能力高低或對事物的熟悉度。壓力之所以存在,代表自己的目標高於實際;而壓力的消除,代表能力的提升。壓力的存在,是有其正面意義的。

面對壓力,首先要認清壓力的存在是自然的現象,任何人都無法逃避!逃避不會解決問題,只會讓壓力如吹氣球般,越來越大、越可怕。我們在面對壓力時,試著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 壓力的來源是什麼?是不會、不熟悉,還是不確定?

· 如果是不會,有誰會?可以請教他。找到資源去幫助自己能力的提昇。

· 如果是不熟悉,哪裡可以蒐集情報弄清楚它?是找前輩、網路還是書。

· 如果是不確定,問你自己最在乎的是什麼?聆聽自己內心最真的聲音。


如果,壓力大到暫時連第一個問題都無法回答,讓自己試試以下兩種方法:

首先,思考「最壞的情況會是如何?」如果因此失敗了、失去了,我還剩下什麼?有時候,重重的壓力是來自於互相牽連的小壓力慢慢累積而來,當你一樣一樣檢視時,會讓你自己更清楚、更無所懼,更能面對挑戰。有了最壞的打算,就有更好的心理準備去面對壓力。

當你用過所有的方法還是沒法解決問題時,最後的一個經驗分享是:「認清有些問題的成因,不是你所能控制的。」擔心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就好了,對於一些你沒法改變的事,坦然的告訴自己,聽天由命。想想,如果一切都可以一手掌握、意料之中,那人生哪有精采可言。最後,祈求老天爺賜予讀者,有「智慧」可以分辨它們、有「平靜」的心去看待它們。

下一篇
會議的功能

我要協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