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矛與盾
賣場中經常可見這樣的畫面......年幼的孩子跟父母吵著要買東西,父母不依,孩子就大吵大鬧的哭了起來,不論母親怎麼哄他、也不管父親的輕責,最後甚至變本加厲的賴在地板上哭叫......父母親通常都怕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吵鬧,會吵到別人、或者吵吵鬧鬧難看又沒面子,反正孩子喜歡、反正也沒多少錢就買了吧......終於得到父母的應允,孩子跳了起身,抱起他的戰利品,高興的跟著父母去結帳。
他,得逞了!下一次,他會繼續用這樣的方式,逼迫著父母就範。
愛,經常就被這樣當成武器。
孩子仗著愛,對長輩予取予求;父母用愛,對孩子諸多要求與限制;情人間因為愛,吃醋忌妒、吵架、甚至互相傷害。你能說誰對誰錯嗎?不能,這就如經濟的供需理論,需求創造了供給、供給滿足了需求,有人願打有人願挨,即使是不甘不願的付出或是接受。
為什麼同樣的孩子,在爺爺奶奶家就像個小霸王?面對外公外婆卻是乖巧聽話?
為什麼同樣的男人,對A女友敢拳打腳踢?對B女友卻謹慎小心伺候著?
因為愛,不只是攻擊的矛啊!它也是護守的一面盾。每個人手上都有著愛的矛與盾,攻守得宜才不會被愛所傷,才能將愛的傷害減輕到最低,至少要懂得拿起手上的盾,不讓對方的矛傷害到你;而最傻最笨的,就是讓自己的矛刺傷自己。
愛的矛與盾,互動出手立見真章,所以慎選你的對手吧!而親人,是我們無法選擇的「對手」,矛與盾的應用更需要學習與智慧呢!
【珍愛自己】強心咒
用愛的矛來增加情趣,最好不要拿來當成武器。
愛的盾,不只是護衛自己,也能守護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