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性別的迷思-活出自己


話說民國四十七年的冬天的一個深夜理,從破舊的瓦房理傳來一陣陣的嬰兒啼叫聲,產婆抱出一個女娃,告訴正在陰暗客廳理焦慮等待的男主人,是個查某仔。

「女孩子」三個字重重的刺傷了正期待弄璋的爸媽,怎又是個女孩,因與期待落空,沒有人願意多看這女孩一眼,一旁大姐好像知道大人心事,立即協助產婆將孩子清洗乾淨,並用破舊的毛巾和破舊嬰兒衫穿妥後,放在媽媽的身旁,母親含著眼淚不敢多表示意見。

以前農村婦女不懂的避孕,加上重男輕女觀念嚴重,我的出生對原本已有四個女兒的家來說,我是多餘的,不應該來的,因為爸媽認為家理的農事需要強壯的男孩來幫忙。

為了確保下一胎能生個男孩,爸媽決定在將三姊取名來春、四姊取名來滿後,將我取名為【來換】,來換這個意思是再來的下一胎必需換個姓別呀!

就這樣【侯來換】這三個字跟著我至今已四十年歲月,也因為這三個字在我成長過程中幾經潮笑和戲弄,總有人要拿名字來開玩笑,是我童年被當成笑話的話柄。

每當有人拿名字取笑我時,我總是以笑臉回報,但內心深處確常心如刀割般的難過,因為它【侯來換】代表的已經不是一個名字,而是中國幾仟年來根深固結的重男輕女的文化產物。

我常思考一個問題,男孩能做的事難道女孩子不能嗎?為什要換掉她!記的國小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遇到一位男老師,老師主動走過來問我說:「妳三姊侯來春、四姐侯來滿、妳又是侯來什麼?」。 

或許老師是無心的,但是這句又是侯來什麼?卻是我童年揮不去的夢魘!常常午夜夢理,被這一句侯來什麼?嚇醒。從此以後侯來換三個字他不只不雅而已,有時自己覺得難登大雅之門。也因為這特殊的名字讓我從小就許一個願望,我一定要努力奮鬥,做給爸媽看,將來要比男生強,來改變這個重男輕女的社會觀念。

國小畢業後,因家境清寒,父親重病在床,加上剛出生妹妹需要我照顧,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父母硬生生的認為女生不用讀書,逼著我失學在家,照顧病父和幼妹,料理三餐和從事農耕,我因受不了失學的痛苦,和貧病交加的日子,幾次想上吊了卻生命!但是在自殺的前一刻,心靈深處總會納喊著「我不能輕易被生命打敗,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要打拼,總有一天我要讓父母知道,女孩子也能出頭天進而感到驕傲,而不要因為我是女孩就感到失望」。

經過無數的艱難困苦的日子,我活出生命的光采,國小畢業五年後,半工半讀完成國中、高中補校以及二專夜間部的學歷,並服務公職歷練臨時人員、技士、課長、專員等資歷,且完成碩士學歷,並育有二男二女。我終於打破性別的迷失-活出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打破重男輕女的迷失,體驗生命之美,做個快樂的女人。

人生或許有很多的無耐,但如果你能自行設定目標,向目標邁進,其間不管是荊棘或崎嶇不平,你都不應被這些假象所嚇退,其時「成功者把困難當機會、失敗者把機會當困難」。當你的人生走到絕望無助時,其實是痛苦的結束,甜美的果時就在不遠處等著你去採摘呀!

下一篇
母親的奶粉鐵罐

我要協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