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經常莫名的生氣?其實是「這個」在作祟……
2021-09-17
「你不要太過份!」人來人往的捷運站裡,一個母親對身旁一個看起來約莫三歲的小男孩大吼。
天真的孩子雖然被突如其來的大吼嚇了一跳,但不知是這樣的大吼他已聽習慣了,抑或是他還無法理解母親到底在說什麼?才一會兒,他旋即又恢復蹦蹦跳跳的樣子。
「我看到你就有氣!」母親又一句斥責後,用力甩開小男孩的手、逕自往前走去。
見到母親鬆開了手,小男孩這下慌了,在擁擠的捷運站裡放聲大哭。原本應該是震天嘎響的哭聲,在洶湧的人潮裡卻像默劇般被掩蓋在喧鬧背景中。或許,小男孩的哭聲真的沒有傳達到離去的母親朵裡,又或許,母親的心裡其實對小男孩早已有了許多不同的「聲音」。
搭上了捷運,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況,讓一個才三歲的孩子讓人「看起來就有氣」?他做了什麼可怕的事情嗎?他很難教養嗎?還是,母親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什麼?
記得在某一次的成長團體中,一對親姊妹因為「孝順」的議題吵了起來。姊姊年約四十歲,在家附近的便利商店打工,除了上下班之外,其他的時間都在家陪伴父母親;妹妹則是從唸書就開始就長年在外地生活,久久才回家一次,也因為不喜歡爸媽之間頻繁的衝突,有一、兩次她甚至連過年也沒回家團圓。對此,姊姊相當不諒解。
姊姊指著妹妹說:「爸媽辛苦一輩子做牛做馬就是為了養我們,你怎麼總是堅持自己的想法、不顧他們的感受?」
妹妹委屈地回答:「『孝順』難道就是要犧牲自己的人生?你難道不希望搬到外面開創自已的生活?」
「其實你從很早就想要離開爸媽身邊、擁有自己的人生吧!」「因為想要盡到你以為的『孝順』,所以你選擇留在家裡。」「你只是無法接受心裡那個也想離開父母親的自己!」
不管是甩開手的母親、或者是指責妹妹的姊姊,雖然他們的生氣肯定都有理由,但有沒有可能那些令他們生氣的原因,其實並不是在別人的身上,而是在她們自己的內心?
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做「投射」(projection),意思是個人將自己內心所厭惡、無法接受的特質像投影機那樣投映在別人的身上,當個人看到他人身上出現類似(或根本沒有)的行為或特質時,就會對他產生負面的感受。
這樣的過程相當有意思,一來是因為要去面對「原來自己的身上也有自己所不喜歡的特質」本來就是不舒服的事情;二來是,當我們在別人身上看到類似的狀況時,透過討厭或指責對方,不但可以抒發自己對這個特質的情緒,也讓自己感覺跟這個特質毫無關係。
當然,這一些「看見」都只是個人主觀的感覺,我們將自己主觀的感受投射到別人的身上,讓我們理所當然地避免去面對自己的陰影,就像捷運站裡的母親對一個甚至還沒有什麼行為能力的孩子大喊吼:「看見你,我就有氣!」以及團體裡的妹妹對姊姊說的:「你只是無法接受心裡那個也想離開父母親的自己。」
那些令你嗤之以鼻的東西,其實經常是你內心無法正視的陰影。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這個「省」不只是看到別人不好的部分,然後提醒自己不要跟著重蹈覆轍,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去覺察自己身上是否就有這些令自己難以接受的特質。只是,人類的心理機制太聰明了,對於要面對令自己難以忍受的事情,可能會在潛意識裡迅速而熟練地加以否認、壓抑,然後讓我們當作沒有這一回事。
我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很多事情你不看、不承認,不代表它們就不會存在。」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會有陰影,但不管是陽光或是陰影,每一個部分都是自己最真實的樣貌。正因為每一個部分都是自己,所以,你不需要去消滅它們,你需要的,是去正視它們、接受他們真實地存在著、然後,學習如何與它們相處,而不是在模糊的情況下繼續受陰影的控制與擺佈。
要降低投射對我們的影響,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持續覺察自我、認識自我。
你不需要急著逼迫自己立刻改變行為或想法,你只需要花一些時間去觀察與思考自己,為什麼總是對某些對象瞬間產生嫌惡感?別人是否也與你有相同的反應?會不會在你對這個對象更熟悉之後,原本對它的負面情緒就漸趨減少?行有餘力之際,當然也可以進一步挑戰自己:那些我在孩子、同事、主管,甚至是配偶身上所討厭的東西,是不是也在自己的身上出現過?
這些練習一開始對你可能會很陌生,而且也不容易,但光是願意如此檢視自己,就可能已經為你開啟了更認識自己的大門,也代表著你其實是擁有面對自我的勇氣!
經作者同意轉載自https://www.storm.mg/lifestyle/83848?page=1
相關文章
人際互動中的情緒投射
掐斷引線的未爆彈~隱而不發的憤怒
如何對付微笑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