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危險情人
2017/05/19
社會新聞版上一則則「情殺」的消息,看得人怵目且驚心:有的是不滿一方提出分手的要求,或因第三者介入而揚言「我得不到的,別人也休想得到」,不但百般騷擾阻撓,甚至演變成自殺或傷人等凶殺事件,更激烈的更會來個「同歸於盡」……
專家說,戀愛就必須先懂得分手哲學,才能在每一次的愛戀中有所成長,並避免自傷傷人;但這般理性的好聚好散大概只對成熟的戀人有用,若不幸遇人不淑,或碰到人格不完全或心理有偏差者,不僅分不了手,還可能飽受威脅與傷害,無法安寧。雖然分手或失戀,只是人生在追求感情時「可能必經」的過程,但就是有人「情關難過」。
要治標更要治本
「究其根源,我們不得不歸咎於性發展教育的不夠完整。」
現今對兩性的相處、溝通、選擇、分手、情緒及問題處理等等,仍缺乏適度的教育,因此交往過程中問題百出,最後分手時也使許多人用不理性與不成熟的方式解決心中的「不甘心」或「被甩」苦痛。
性發展教育包含了性教育與兩性教育,後者是一種人際互動的關係,教導人們如何培養獨立的個體,並學習尊重自己與他人的選擇。
而正因為心理衛生的不夠健全與概念不清,才會使得一個人無法面對分手或失戀的挫折感。事實上,人的一生必須面對並克服許多的挫敗及分離,像我們從小到大,每個人生階段幾乎都在經歷不同的分離經驗,從一團體進入另一團體,重新熟悉另一批人;我們也在迎接各種競爭及考驗,升學、考試、就業,並不見得都是順利、圓滿的。
戀愛亦同。因為經由這些挫折、分手的經驗,慢慢的你才會清楚什麼人適合你,且不斷的成長與學習,你也才能真正掌握在婚姻感情中,你要什麼。所以,人們應該先學會怎麼交朋友,再發展至如何選擇異性朋友,乃至於結婚對象,只是這種兩性互動與學習,卻被大多數的人忽略了!
若從心理衛生觀點來看,會使分手演變到自傷害人的事件者,通常是人格較不成熟的,禁不起挫敗打擊、自我世界狹小、缺乏適度的人際互動或本身有潛在的精神疾病,當然,亦有可能是想分手的一方處理不當而引發另一方的憤怒。這些,恐怕非得從教育著手,才是治本之道。
治標方面,觀音線協談中心指出,由愛生恨的感情令人遺憾,但演變至情殺事件,在佛理上是「愚痴」的行為,而在心理學上,則反映出當事人人格的不健全、缺乏安全感、獨佔欲過強。「面對這類型的個案,我們通常會建議想分手的一方,首先要注意本身的安全,最好在分手的過渡期中,儘量避免單獨行動,並且能有親朋好友可以隨時救援;若要找警察出面,也宜小心處理,避免有激怒對方的言行。若是學生身分,不妨透過學校輔導老師協助處理。」
其次,想想不願分手的一方,跟誰最親近,誰的話他聽得進去,透過這名第三者來疏導,比自己直接處理更佳;再看彼此周邊有什麼資源可以運用,如心理諮商等社會機構,協助自己及另一方做最恰當的處理。
「特別要提醒的是,分手是令人難過的經驗,請務必給彼此一段適應的過程,說斷就斷的絕情做法,實非上策。但也不能藉斷絲連的糾纏不清,分手一方要明確表達立場,過程卻得委婉,要用心也得小心。」
情愛原就是個難解習題,要知道有緣相聚卻不一定能相守,只要過程是坦誠真實的,每個人應有心理準備,容許白己有分手的經驗,但處理過程也應多替別人想,將心比心才是圓熟作法。
總之,無法攜手一生,不表示一個人的自我價值的否定,只是兩個人不適合在一起而已,如此要一份勉強的情愛,又有什麼幸福可言呢?
【貼心一帖】擺脫糾纏有技巧
曾任現代婦女基金會護衛中心輔導組長朱春林指出,如果在交往之初就未能察覺對方是不成熟或心理有偏差者,後來只要發現不對勁,就必須「內心快刀斬亂麻, 做法則需溫和有計畫」。
所謂的內心快刀斬亂麻,就是發生不對時即要堅決分手的意念,因為像這般的人通常都會軟硬兼施、反覆求情,只要你心一軟又恢復交往,問題就會不斷惡性循環,且易失去自我保護與預防的機會,最後招致傷害不幸。不過,在處理上則不宜太積極、明確,免得一下子激怒對方,難以收拾。
她建議幾個步驟:
首先與之好好談,問其介意與期待的兩人關係為何?交往至今的感覺與合適度等,再告知你的一些感覺(不要明確說分手),表明兩人是否該緩一緩或暫時當朋友等等,然後給彼此一段時間去淡化它,或許對方能另有所得與化解也說不定。這期間,或者深談無效時,第二步就是尋找親友的幫助,找對方要好的親友勸告他,告知自己的親友或鄰居以注意本身的安危,或搬家或回家與家人共住,避免落單與之獨處,並將求助或管區電話放於電話旁備用等。
當對方開始騷擾或動粗時,就是高度警覺的時候了,你要開始蒐集證據:聲音部分就錄音,動粗部分則驗傷並找證人證明;寫日記記下每一個細節;不要怕醜聞,跟好友說每一次的騷擾與傷害等等,這些都能幫助你日後的舉證。
至於是否有什麼團體或警方能保護你,北市女警隊說,警方為難之處就在於該事件「尚未發生」,雖然一發生可能就是很嚴重的情傷或情殺,但其也無法在之前探取任何措施,當事者只有白己小心並請親友協助。不過,當你已蒐集到確切的恐嚇、傷害證據或證明對方有心理行為的偏差時,即可向當地管區報案,至少備案,做為初步的證據與自我防護措施。
【貼心二帖】那些人不安全?
只要交往時多注意、觀察,還是能從對方的言行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在感情不深或尚可抽身時急流勇退,避免分手時的傷害。
獨佔性強、極端大男人主義者:對情人百般要求,凡事必順其意,非常自我,甚至自私者。
依賴性強、極端不安全感者:凡事需要你照顧,沒有你就不知所措、活不了的感覺。
會動粗者:特別在兩人起衝突時最能觀察解決問題的模式,看其是否夠成熟與理性,通常會動手打人傷人者,最要小心,且易成慣性。
任性、個性不定、反覆無常者。
上述情況皆有,甚至嚴重到讓你覺得病態反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