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追夢
2012/04/04
這一個多月來,林書豪全面攻佔了台灣媒體的版面,發燒不退;也上了亞洲版時代雜誌的封面人物。Linsanity(林來瘋)成了全美最熱門的單字,甚至各大社群網站也成了他的天下,現在美國時代雜誌更將他提名為全球百大最有影響力的名人票選,與美國總統歐巴馬、蘋果新任執行長庫克(Tim Cook)等人並列競爭。
林書豪,190公分高、23歲,NBA首位台裔球星,是自一九五四年來,首度打入NBA的哈佛畢業生;據報載,擔任紐約尼克隊控衛的林書豪在本季前5場先發賽事中,一共得到136分,是美國職籃1976年合併以來,表現最佳的先發球員。此外,他的態度謙恭、懂得感恩,讓美國知名媒體富比士還以此,撰寫了一篇從林書豪身上學到的「10堂課」,讓大家應用到職場上。這許許多多的「特別」、人格特質與表現,成就了林書豪的發光發熱。
我並不那麼熱衷與關注美國職籃,但對同樣「身上留著台灣人血液」的林書豪,仍感到開心及與有榮焉,畢竟向來都是外國球員天下、又高手如雲的NBA,亞洲球員少見、更別說成為明星球員。不過,媒體對於林書豪的報導已經多到令人眼花撩亂,我無須錦上添花,倒是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談談林書豪的成功故事。
如果,身為父母的你,也有個「豪小子」………
頂著哈佛經濟系學歷光環的林書豪,高中參加校隊就在聯賽嶄露頭角,然而高中畢業後,他並沒有得到任何大學籃球獎學金的青睞;媒體報導,大學時,他帶領從不是NCAA(美國大學聯盟錦標賽)強隊的哈佛,打贏過美國排名前十的康乃迪克大學,和曾闖進前二十五強的波士頓學院,還曾創下單場拿下三十七分的紀錄。可是他同樣在NBA選秀會上落選。後來他終於入選,卻也沒被重用、當個板凳球員,還被兩個球隊釋出過。
我想到此,不少台灣的父母應該會閃過這樣的念頭:「哈佛大學畢業,何必去當板凳球員?不如去華爾街更實際?」、又或者「我把你培養到哈佛大學畢業(或是某某名校),你竟然去搞運動(或其他傳統被認為很難有前途的行業)?」
在台灣就充斥著這樣「讀書至上」的教育觀,多數的父母還是擔心孩子搞了興趣、就會荒廢學業、趕不上人家;又選擇未來方向時,就別搞藝術、運動、社會服務之類又辛苦又難有出息的行業。不可否認,這也跟台灣向來對這些領域無法提供優渥的環境與資源有很大的關係,但身為父母的你,能否放手讓孩子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能否忍受孩子未能在你的期許下(或社會期望值下)嘗試努力實踐夢想過程時的失敗?
又或許有些父母會說:「林書豪是特例,不可能每個人都像他一樣幸運!」是的,林書豪的確是很特別的例子,所以才會被大書特書的拿來當勵志故事,但是他的成功卻非「幸運」。林書豪每天早上練投500顆籃球、做重量訓練、體能,不斷苦練與學習,面對挫折仍不放棄、反而更激勵自己要更投入與更專業,最終他是靠「實力」來取得認同,並非幸運。
又報載,林書豪高一時,身高才160公分左右,這根本不是「打籃球的料」;他接受專訪時也提到:「對我來說,人生中最困難的挑戰,是面對別人的刻板印象,東方臉孔可能有點關係;人們就是看著我,馬上就認為『他不可能那麼厲害』。」後來,林書豪雖然長到190公分,但在NBA的長人陣中,還是屬於「小小隻」的體型。
從高中到職籃之路的起步與條件,一定很多人會認為:「這種身高、這樣的環境,不可能進入NBA啦!」我也聽過一些父母在拒絕學校邀約、有意培養孩子打球或是田徑或是音樂繪畫等藝術科目時說:「我的孩子沒那樣強的天份,不是那塊料,將來無法比人強……還是認真唸書比較實在!」
對於讀書之外的興趣與夢想,身為父母的我們能給孩子多大的支持與認同?還是一開始就看輕孩子、或看輕某個領域的出路?
我在報導中看到林書豪父親對於孩子面對這些困難時的回應說:「我告訴他,只要贏球,別人就無話可說了!」雖然沒有看到更多身為父母對孩子的選擇的內心過程,但這一句話可看出林爸爸給了他支持、目標、贏球的強烈企圖、以及實力與專業取勝的正面鼓勵。
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先生在著作「教育應該不一樣」中曾寫道:「為什麼台灣的父母、師長都要鼓勵小孩去當醫生、律師、銀行家、工程師或公務員呢?難道家中出了傑出的藝術家、運動員會很丟臉嗎?」
也許有人會認為,如今來說林書豪的成功,不過就是「結果論」。「如果我知道我孩子這麼厲害,當然全力支持他!」勝負定英雄,成者王、敗者寇,這也是真實社會寫照。只是我們是否該思考:如果一開始就否認孩子的興趣與天賦;如果過程中總是告訴他,「你會失敗、你不可能!」;如果遇到挫折困難,就冷言說「我說得沒錯吧?你就是不聽話!」、「還是放棄吧,這條路難走!」……不斷壓抑與負面反應的過程,能得到怎樣的「好結果」?
孩子追求夢想的熱情與動力,來自他本身、也來自父母與關係密切的人。沒有父母不為了子女好,總擔心他跌倒、白走冤枉路、怕他趕不上人家,但年輕不就是本錢嗎?青春不就是犯錯與失敗的年紀嗎?就算多走兩步路,嘗試過後才沒有遺憾,不是嗎?
「我認為在學習成功前,人必須先學會失敗。」林書豪說。林書豪的故事真的讓我深思:如果孩子夠勇敢,身為父母的我們也能有這樣的勇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