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
2011/07/22
衝著今年民國百年的「百年好合」美意,似乎也有部分的「催婚」效果,感覺結婚人數多了起來,就連原本打算當個不婚族的某朋友,都跟在一起12年的女友步入禮堂。
喜宴上,我們這群年近半百、也好久不見的朋友,不禁談起了婚姻論;帶著另一半出席的,當然要說結婚真好,自己單獨赴宴的倒是有些不同的感嘆:太早結婚、或是認為如果重來一次,寧願自己好好過。大夥兒都笑著說,不管晚婚、不婚人口是否增加、離婚率是否上升,「婚姻這道牆,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還是亙古不變的常理。
C是我們這群朋友圈中,唯一至今仍單身的女人,所以,話題聊著,就慢慢轉到對C的關心。
大家七嘴八舌的問著C這些年來單身生活的安排,女人嘛,首先就是對未婚未生子的C能保有好身材,多表羨慕;又對他能夠專心於工作上,不必工作、家庭與憂心孩子的三頭燒,所以一路高升到公司高階財務長,也是又嘆又妒。當然對高薪的C,每年還可以利用20多天的年假,全世界旅遊跑透透,更是要羨慕到捶心肝了。
C除了回應問題,多半微笑著不表意見;反倒是大家對照著C的「單身樂活」開始抱怨起老公(老婆)、孩子、工作與姻親關係等等,盡是些負面影響,感覺結婚真的像是走進了墳墓一般了。
這時,C才緩緩的下了個結論笑著說:「你們所擁有的,都是我沒有的;你們的人生有牽絆、也有人陪,所以沒有人同行的我,就必須去安排自己的人生。你們羨慕我?我還羨慕你們呢!」這些話,似乎讓已婚的大家得到了點「平衡」,於是又開始轉而問C怎麼不交男朋友啦、沒有對象嗎?眼光太高還是沒有機會?等等問題上;然後再勸他,還是要找老來伴,就像今日的新郎倌,最終還是結婚啦……..等等。
直到婚宴結束,C也就沒再有任何回應了。
我跟C一同到停車場取車,安慰了笑說:「這種狀況重複發生喔??每次要被難得見面的、不同圈圈的老朋友輪攻一次吧?」
C笑了:「是啊,都快五十歲了,十幾年來還是每次聚會每次要面對。年紀大了,也想開看開,情緒平淡很多了。自己過,就要懂得調適與安排,怎麼過才快樂,你說,對吧?」
我想我懂得C的,他能夠如此淡然與釋懷的面對,就是接受了自己(單身的問題)、也能一笑置之的面對自己與他人;之後,還能夠好好安排自己的人生,就是有「愛現在的自己」的能量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的繪本<失落的一角(THE MISSING PIECE)>,故事中,那個缺一角的圓、與續集中那個等待缺角的圓的三角。
能夠接受自己、愛自己,才有能力去接受別人、愛別人吧!已經在婚姻中的我們,依舊必須學習,而我也相信仍是單身的C,在可能的緣分來臨時,已經能夠懂得珍惜、有另一半同行;即使沒有,他也能夠自己快樂的單飛前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