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法人生,輕安自在


每年的歲末,我總會檢視過去一年的「功過得失」,並為即將來臨的新年訂定新計劃。

年少時,因著社會價值的框架,訂立的目標和方向都是以「加法」的方式來累積知識,追求名利和財富。也因為欠缺安全感而不斷的擴大物慾需求,甚至以購買名牌衣物、珠寶華服,將自己的外表妝扮得光鮮亮麗,來吸引別人欣羡的目光,藉此肯定自我的價值。

除了沒有停歇的追逐物質享受,我也不斷的累積人脈,結交各種階層的朋友。總以為「人脈就是錢脈」,好像交友廣泛就可以彰顯自己的能力和世俗成就。

我拼命的往自身「加」入各種元素,來餵養惶惶不安的自我。

直至中年,當前半生汲汲營營累積而來的物質慾望和人情壓力,愈來愈沈重得讓自己透不過氣來,漸漸感到精疲力竭,甚至罹患疾病,我才開始思考「想要」和「需要」的差別。

於是四十歲之後,我的檢視方式由「加法人生」調整為「減法人生」。

有一天,我打開塞得爆滿的衣櫃,望著那琳瑯滿目的衣服。十幾條各式材質的黑色長褲和幾十個大大小小的皮包,我困惑得呆住了。

曾幾何時,我竟只因一時衝動的購買,而讓這麼多既昂貴又不實用的衣服,佔據了寶貴的空間?仔細想想,其實平日常穿常用的永遠都只是那些好穿好用的二、三件而已啊!

這樣的醒悟,對我猶如當頭棒喝。從此我開始實施「一出一進」原則。先清出一件不再適用的,才會再購進一件新的。在購物時更時時提醒自己,「需要」才買,「想要」只是盲目的衝動罷了。

對於「人脈」,我也有相似的感受。廣結善緣的結果,耗費了許多的時間和精神來維繫交情。自從我走入瓷繪的領域,大部份的時間都沈浸在創作的喜悅當中,不再有空「喝咖啡,聊是非」。於是有些朋友們也就漸漸的疏離了。

數年後,我恍然發現,其實我們需要的朋友並不多。真正心靈相契的知交,竟然是清淡如水、不需費力去維繫的君子之交。這樣的友誼即使歷經歲月淘洗,依然不離不棄,堅貞如昔。

在中年時分,用「減法」來面對物慾和人情的需求,讓我的生活由繁入簡,輕安自在。

下一篇
新年新希望

我要協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