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志工夢/自我接納更自在
2008/01/09
自我與他我的探索之旅
張正
41歲/水瓶座/電機工程師/義工年資4年多
從事志願服務工作像是一趟探索之旅,沒有既定的行程或景點,藉著助人志業,不斷對外與人互動激盪;對內自我覺察接受,時常在內心衝突、放下堅持與跨步向前的揚升循環中。美好的旅程,總有許多酸甜苦澀滋味,無法藉由簡短的言語形容,只能親身投入體會。
記得當時參加培訓之初,正是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面對癌末的父親,我似乎使不上力、幫不上忙,加上工作陷入低潮、生命意義與價值也出現此生最大的失落……內心只剩下最底層的聲音─永遠不要放棄對人的關懷。就是這份初衷與單純動機:只是想助人而已,但卻意外地幫助自己走出困境。
在二階訓練期間,我敬愛的父親過逝了,他經過一年的調養,仍舊不敵病魔,這對我來說是再次的打擊。隨著至親離世的失落,完成訓練與實習,幸虧不論是訓練課程的講師、催化員、評鑑員或是一同受訓的伙伴,都對我產生有形與無形的影響,讓我常有著感念與感動。
也許外人看到志工的辛苦,是「表面上」訓練課程及一階階的評鑑與實習,還有我在下班後趕著上課,工作、家庭與訓練必須兼顧,行程總是滿滿;但對我來說,最辛苦的,卻是透過課程與實習的激盪、面對自己內心深層反應時,那種矛盾與衝突。為了整理自己,後來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這是一位同期伙伴分享的方法,她把日記當成自己親密的朋友,向它傾述自己的感受、想法,我也依著這個方法,一方面整理自己,同時也讓自己的情感想法更為流暢。
擔任輔導員最大的喜悅是感受到個案的正向改變,也常在接案後反思協談中的點滴,做為成長的要素。記得有幾次的接案,不知道是否為心電感應,個案要談的議題,正好是自己在覺察與面對的內容,互動的內容往往讓我有許多的感觸與收獲,能陪伴個案探討內心的困擾,是可貴的生命經驗。
夫妻一同參與義工,對我們來說是共同的理念,一同分享改變歷程的甘苦、相互鼓勵、相互分享自己的發現與不足,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現實生活外,有著共同的心靈空間,詠芳的真誠與感性,對重理智的我而言,有著亦師、亦友、亦親人的多重支持。如果要形容我與詠芳的互動,有點像是紀伯倫對婚姻的詩句:
但在依偎中你們要保留空間,
讓空中的風在你們之間飛舞。
彼此相愛,但不要讓愛成為束縛;
讓愛成為奔流於你們靈魂海岸間的大海。
盛滿彼此的杯盞,但不要只從一隻杯盞中取飲。
彼此互贈麵包,但不要只向一塊麵包取食。
一起歡歌曼舞,但要保持各自的獨立。
魯特琴的琴弦也彼此分開,即使它們為同一首樂曲震顫。
奉獻你們的心,但不要讓對方保管。
因為只有生命之手纔能接納你們的心。
站立在一起,但不要靠得太近;
因為殿宇的支柱總是彼此分立的,
橡樹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陰影下生長。
在生命線擔任義工,讓我體會到,生命似乎有著變動的天命,每個人依著個人的特質,在變動的環境中學習、成長或蛻變,生活的歷程成為一連串的抉擇與調適,生命線義工正是陪伴別人的歷程,也正完成自己的歷程。
自我接納更自在
楊芳
41歲/雙魚座/公務人員/義工年資2年多
三年前我可以說是跟著正的腳步報名了生命線義工訓練,因為我們沒有計畫要生小孩,所以做志工是我們共同的想法,只是我原本計畫等到十幾年後自公職退休再來規劃,但因為在那段期間,我開始思索生活的意義與價值,且正也已開始擔任義工了,所以,我決定提早規劃我的志工生活。
在眾多志工中要選擇哪一種?我經過了一番思考。我對心理學一直很有興趣,人與人之間是如何產生微妙的狀態、起心動念、行為模式等等,如果能夠將這些知識心得運用在諮商輔導上,成為有意義的產值與服務,應該是個很快樂的事,況且和老公一起在同個單位服務,也算是不錯的共同經驗。
對我來說上課是件愉悅的事,因為能夠吸收一些新知,但是我必須克服的是,要禁得起一連串的評鑑壓力與實際操練,這可說是極大的自我挑戰。因為,從小在團體中發言就容易緊張,而且,我難免會擔心自己若沒有通過,會不會讓正丟臉,雖然有些遲疑害怕,我也看到自己在自我接納上的焦慮與挫折,但我不願就這樣被自己打敗,就硬著頭皮以不服輸的個性,繼續前進。
我很感謝在每回課後心得的作業中,我的各階段成長團體領導人給予我的鼓勵與意見回饋,讓我開始體會到自我接納是件多麼重要與喜悅的事,而我當時一直希望能做得很好,在意自己的表現,所以無形中給了自己不少壓力。我深刻感受到如果不是在接納的基礎上學習與生活,無論我多麼努力展現,都會擔心、不滿與痛苦,這是我在生命線學習中,覺悟到最重要與寶貴的課題。
如果問:「我們夫妻二人都是諮商輔導義工,彼此在生活上有沒有什麼不同的互動或影響?」,這個問題我思忖了半晌,似乎對我而言,我們還是尋常夫妻,偶而的爭執在所難免,只不過對於所謂的對與錯,少了一些堅持。我也感受到正在受過生命線的洗禮後,情感表達變得較順暢、豐富,終於可以有人陪著我一起為著某些故事與畫面感動得一起哭、一起笑,那種感覺真好!
我是真的很感謝正引領我來到生命線這個大家庭,還有帶領我成長的領導人、保母、夥伴與義工團長等等,我覺得身邊的貴人不少,這點我相當感恩與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