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天!阿三哥成就人生的價值


因為曾經擔任兩屆的台北市生命線協會理事長,也在扶輪社與國際扶輪社都擔任重要職務,大家對謝三連是多了點熟悉。難得的是,不論在義工團或是社團,謝三連都擁有很好的風評,就像個重量級的大哥大,人脈廣人緣更好、為人海派不計較、個性豪爽又熱心、待人處世也親切圓融;且雖然看起就是個十足精明幹練的生意人,但是行事作風卻很有慈善家的胸懷,不僅對於慈善公益很捨得捐助,對周遭的朋友、甚至孩子學校所需,不論是否跟他有直接利害關聯,只要有欠缺,他都是出錢最「ㄆㄚˋ 手」的一個。

或許你會以為他可能是優渥家庭出身,所以才會對錢財不看重、才能年紀輕輕的27歲就當上老闆、現今公司具有六千萬美元的營業額規模;事實上,他在國中三年級就扛起家計,後來受到已婚的大姐接濟一萬元的安家費用,才得以北上發展,從日薪27元的抄寫雇員做起…



15歲以前,謝三連還真算是個「大少爺」的,家中擁有中醫藥店舖、碾米廠與冰棒工廠三家店,在六零年代的南部鄉下,已經是個大戶人家;注重教育的父親,還把謝三連送往市中心的私立天主教學校就讀國中,在當時也是鄉下罕見的大手筆做法。謝三連說,父親很捨得吃好、穿好、享受生活,總是說「省不會發財,賺才能致富」,但是不可為富不仁或是富而不當,所以從小灌輸孩子們「做人誠懇、做事認真」的父訓。

「父親也是個心胸寬大的人,因為家中開設中醫藥店跟碾米廠,遇到貧困人家或是手頭不便的人,父親也總是認為救人第一、吃飯為上,讓人賒帳。」謝三連表示,父親的為人處世與身教,對他往後的人生發展影響很大。



家道中落,看透人間冷暖

就在謝三連國三的時候,父親因為糖尿病併發症而臥床不起,母親又是個沒唸過什麼書、傳統的家庭主婦,根本無法應付三家店的生意;大姐嫁到北部、弟弟又只有國小,於是身為長子的謝三連就被緊急調回家中幫忙,轉回鄉下普通公立國中唸書。

這段期間對謝三連真是強大的考驗與訓練,每天早上他都必須天還沒亮就起床,騎著腳踏車、載著五六箱大冰桶,花2個小時先巡迴送貨,然後再趕到學校上課;下課後又立刻回家幫忙店面生意、晚上結帳算帳等等。整整四年的時間,當同齡的孩子正享受著青春年華的時光,謝三連卻在沉重的家計中埋首苦幹。

畢竟只是個十多歲、毫無生意經驗的孩子,三家店的生意越見萎縮,隨著父親病危、在他高三畢業時父親過世,家道算是完全中落了,雖然謝三連當時唸的是升學班、成績也還屬中上,此時也不得不放棄升考大學。可是一家子還是得活下去啊!謝三連只好向人借貸,然而這些過往熱絡的親友,卻是冷漠的躲開;他翻開通帳簿,密密麻麻的記著當時好心讓人賒欠的金額,高達20多萬(40年前是很大的金額),他去「求」人還錢,也是要不到、收不回。

「十幾歲的我,真的看透人間冷暖。」謝三連說,最後是遠嫁北部的大姐,賣掉所有的嫁妝與金飾,湊了一萬元給他安家;當下他也決定離開鄉下,北上發展。擔任老師的大姐又幫他找到戶政事務所抄寫雇員的工作,日薪27元,白天上班、晚上上課準備重考大學。「我對大姐,特別是姐夫,真的很感恩,如果不是他們,就沒有今日的我。」過去傳統社會,嫁出去的女兒可是潑出去的水,當時一萬元可不是小數目,夫家還能支持援助,也難怪至今,謝三連對大姐家可是極盡所能的回報。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成功的基礎,都是每一個階段的學習累積而成的。

謝三連說,別小看一個抄寫員工作,以前沒有電腦連線,申請戶籍謄本都要三天,人員的態度也不像今日強調服務品質效率,他則以主動熱心的工作態度、處理繁雜瑣碎的戶政事務,雖然才工作兩個月,卻學會了應付各種狀況的應對進退。

後來,經由介紹,他到一家小貿易公司跑業務,在戶政事務所被「磨練」出來的耐心、熱心、勤快加上伶俐的口才,在5名業務中名列第一。他得意的回憶著:「當時我負責衣架業務,跑的都是製衣店,碰到上海師傅,我這種南部鄉下孩子根本國語說不輪轉,竟然可以感動這些外省師傅,說看我可憐而下大訂單;而台灣籍師傅則老罵我『畫唬爛』,卻也開心滿意的向我訂貨。」藉此,他這種見人說人話的生意技巧又更加純熟了。

這家貿易公司還有個餐廳部,謝三連的能力受到老闆青睞,掛名副理、領雙薪,晚上就讓他負責夜店的應徵項目,面對的都是一些特種行業的女人;謝三連也欣然接受,因為將來做生意免不了要接觸這些聲色場所,這可是難得的「見識」機會呢!也正因為20歲的他就清楚了這些特種生態、女人也看多了,有如打了免疫針,不會「暈船」!

工作一年後,大學落榜的他,只有當兵去了。由於服役的是空軍電子通訊與維修飛機的兵種,平常事情不多,且上下班制、作一天休息一天、還可外宿,所以不少同袍都是在待命的時候打球、玩紙牌,休假時候就四處吃喝玩樂,但是謝三連卻利用空檔學開車,並且情商班長說情,讓他去上只為軍官所開的英文課程;且因為基地就在桃園,休假時就受貿易公司老闆娘所託去幫忙收當地的帳目,因而每次休假回營,他都有收入並且會帶禮物給大家、特別是對他很照顧的班長。

別人當兵可能就是耗時間,謝三連卻不斷學習、還有收入並且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至今他深刻記得班長肯定他且鼓勵他的一句話:「機會不是人給的,是自己創造的;而唯有自己上進,才能把握機會!」



皮包理論,吃虧就是佔便宜

退伍後,之前貿易公司的總經理另立門戶,開設雜貨與紡織貿易公司,就找上謝三連;四年時間,他從驗貨員做起、業務、升至副理。謝三連說,這段時間,他不僅強化自己業務技巧、學習生意經而已,更在布料與成衣的專業知識上下功夫:「多做多學,不要計較工作的內容。」

他舉例說,之前公司位於台北北區,但是一些配合廠商都在北縣等處,一北一南、來回路程至少都要兩小時,所以每次都沒有人要去拿樣品,謝三連不但自告奮勇,也不計較的接受同事委託,做這些有如小弟快遞的工作;因此得到好好先生的好人緣,只是附加價值而已,他真正的目的是:「我不會只拿了樣品就走人,反而是把握機會,跟廠商們請教很多專業知識,他們也都很願意告知。」

又如老闆每次交辦事情,有些小錢也要員工自掏腰包,大家都不願意幫老闆做事,謝三連也不計較:「老闆雖然很摳門,可是很願意教。」所以到後來同事們都取笑他簡直像是「老闆的兒子」,招來喚去的做些「ㄌ一ㄠˇ錢」的差事。然而大家都不知道,老闆把事業精髓教給了謝三連。

「老闆告訴我要學會怎樣提皮包,第一階段我幫他提,第二階段就要為我自己提,最後才會有別人替我提皮包。」謝三連說,這個皮包理論讓他清楚知道成功的經營者如何一步一腳印的學與做,也激勵他創業發展,真的受益良多。一般人看到的是眼前得失、花時間與花錢的「吃虧」,他卻把吃虧當成「佔便宜」,所得所獲遠遠大於所付出的價值!

做業務認真不拿回扣、做人又好人緣的謝三連,很快受到上游廠商的肯定信賴,找他合夥做生意;公司利潤很高,可是合夥人以抵押貸款、開支票等投機的做法,使公司有賺頭卻無現金,讓謝三連很有危機感,於是合作才年餘,他就毅然退出。後來該家公司果然倒閉了,也因此經驗,直到現今,謝三連做生意都慎重的嚴控資金,堅持不貸款。

緊接著該家公司的一名約旦客戶也找上謝三連合作,謝三連擁有40%的大股,約旦客人跟另一家配合廠商則各佔30%;27歲的他,正式創業成為老闆。開業第一天,就收到約旦客人在中東的弟弟所下的50萬美金的訂單,算是開出紅盤好兆頭,從此一路順暢。

當老闆的謝三連也是拼命三郎般的努力,一年大約有半年在國外跑客戶,八大箱的成衣布料、光是行李超重費用就驚人、還必須動用小卡車接機;而且他也常在某地、接到客戶的電話,就改變回國行程,立刻轉機動身。就是如此打拼,公司創業至今不曾虧損過,業務更是蒸蒸日上。

一路走來,其實可以看出,謝三連的成就,不僅來自於過往努力與經驗的累積,也是自己不斷維持高度戰鬥力、肯拼肯學的結果,成功果然並非偶然!



感恩惜福,有量更有福

然而人心不足蛇吞象,合夥廠商引進自己的親戚負責公司的雜貨、布料等項目,謝三連毫無戒心也不計較的首肯、自己則負責成衣部分,但是隨著成衣市場逐漸萎縮,公司主要營收利潤就來自雜貨布料等等,這合夥廠商卻以「他們賺得多」,按股本比例分配紅利卻少,暗地結合不是很清楚狀況的約旦合夥人,先偷偷成立公司,再把公司名稱「吃」走了。

謝三連背後被捅了一刀,簡直無法置信人心之惡,拆夥就認了,可是想到自己以誠信名譽經營多年的公司名稱,就如同他個人的名譽標誌,就向其請求「買」回公司名稱。對方竟然開出了雙倍行情價格,謝三連二話不說的就乾脆付款,一直狀況外的約旦人還問他,這麼高的價錢幹麻同意?至少也討價還價,謝三連說:「當時我真的感傷流淚的跟他說,不,我不在意這些錢財,而是難過十多年的合夥革命情感竟然只值這點錢……,付了錢,也就恩斷義絕。」

這種遭人背叛、又是因財傷情的經驗,不僅令人心痛許久,也讓謝三連從此不再找合夥;但是他把打拼的成果、把利潤紅利的20%轉而與員工分享,這種氣度幫公司留住了人才,也給了公司永續經營的穩厚基礎,現今二十多名員工,卻能創造每年六千萬美元的營業額。

謝三連的寬宏大量不只表現在對員工的照顧上,對於曾經幫助他創業起家(弟弟下了50萬美金訂單)、人在國外卻信任的把公司交給他經營、也曾鼓勵他參與公益等社團的前合夥約旦人,仍未記仇的抱持感恩心情;當年拆夥事發之後,他曾對約旦人說:「萬一…..萬一以後你有任何的需要,還是可以來找我。」

不久之後,兩伊戰爭爆發,約旦人在中東的生意大受影響、嚴重虧損,又屋漏偏逢連夜雨的發現自己得了肺癌,搞到連飯菜錢都幾乎拿不出來;約旦人一個死忠的、也三個月未領薪水的職員,忍不住的打了國際電話給謝三連,謝三連才獲知約旦人的潦倒窘困,立刻匯了一萬美元過去,後來得知之前的台灣配合廠商的合夥人拒絕幫忙、也表明公司沒有利潤分配給約旦人,謝三連又陸續匯了兩萬美元過去。

當時的承諾竟然一語成懺,謝三連卻也真的非客套的隨意說說而已,為此約旦人在電話中痛哭,請求謝三連原諒他當初的背叛;約旦人的弟弟來台幫忙處理掉合夥的事業,也向謝三連表達感謝。說起這段故事,謝三連並沒有幸災樂禍的得意,反而是充滿感嘆與心疼的不捨!



情義善念,自有天助

回頭審視謝三連成長與發展的歷程,可看出他深受父訓、家教影響甚鉅;懂得感恩惜福、拿人一杯還人一斗;也因自己曾感受人間冷暖,更捨得付出、幫助他人。難得的是,謝夫人也很有度量,幾千萬捐助社團或是公益,幾千萬給人方便作借貸,大大小小的各種金額付出,謝夫人都支持著謝三連,免除「家庭糾紛」的麻煩困擾,這並非每個富貴太太做得到的。

「心存善念,誠懇認真,不計較、不算計、不強求,自然就有福報。」謝三連表示,他們就是抱持這樣的心態,賺該賺的錢,同時也花該花的錢、捐錢、借人錢;他說自己並不迷信,但是冥冥中真的感受到自有一股力量幫助他趨吉避凶、平安順遂,讓他事業OK、家庭圓滿、三個兒女不是台大就是牛津、劍橋的碩士博士,「得」比「施與失」的更多。為此他回鄉下捐贈二千多萬元蓋廟呢!

聽謝三連娓娓道來,我更能具體的知道,為何他能受到大家的尊重與喜愛;我也感佩他的胸懷,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陳之藩散文中的一段名句:「感謝之情,無由表達,還是謝天罷!」

「謝天」背後的深層意義,我想,正是謝三連成就人生的無比價值吧!

下一篇
嘯傲江湖「心」秘笈

我要協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