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
2004/01/01
表阿姨的兩個女兒都高中生了,但是表阿姨總認為交通太亂、治安太壞、也怕女兒交到壞朋友,所以仍然每天接送她們上下學、補習,還堅持每天中午送熱便當,把自己忙得團團轉;然而女兒們卻多有怨言,表姨丈也因為夫妻間相處時間與品質不好,老是跟表阿姨鬧得不愉快。大家都勸表阿姨不要太過保護孩子,表阿姨滿腹委屈的說:『我是個家庭主婦、是個母親,這是我的職責,我哪裡做錯了?』
朋友的小弟,從小家人就特別寵溺,大學畢業後,工作一直不順遂,所以總是伸手跟家中拿錢,這兩年來更是刷爆好幾張信用卡、也不知道跟外面借了多少錢,都是靠家人替他還債;朋友覺得這樣對小弟是害不是愛,於是狠下心不再資助,可是小弟卻用各種傷害自己的方法威脅,他媽媽就把自己的幾百萬積蓄都陸續拿出來幫小弟善後,把朋友氣得半死,他媽媽卻說:『他還年輕,難道我要看他信用破產?一輩子完蛋?難道我要看他去死嗎?』
懷胎十月的血脈相連,母親之於孩子,好比身上取下的一塊肉,總是比父親更多了種不可分割的濃密依戀,也讓母親總是不捨「放手」或是不知道怎麼「放手」。可是,這就好比學騎腳踏車,不放手,孩子永遠也學不會,或是因為有依賴而不願意學會,辛苦的就是總是扶著後座怕孩子跌倒的妳,一輩子跟在後面跑。
母愛的本質沒有錯,卻要愛得有方法;身為母親的妳,無力承擔的時候,只好放手,要學習愛自己,重視自我的需求,這樣才可以坦然地放手,才能真正得到快樂,再說,孩子有一定的韌性,也要學習面對環境的改變與人生挫折;如果妳有能力,也要學著適度的放手,因為擔心害怕與彌補的心態經常會造成偏差的愛。
適時的放手,才能讓孩子成為獨立自主並懂得自我負責的人,這樣的愛才有意義;適時的放手,讓彼此有些距離跟空間,親子的關係也才不會有窒息的感覺;適時的放手,誰也不會是誰的負擔,更能看到自我生命的價值。
放手,心更寬;放手,愛更長。
【珍愛自己】強心咒
放手的過程,要允許孩子嘗試錯誤,並接受失敗。
生命無限寬廣的空間,從學習放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