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籤:
- 2005活出生命的光彩
做自己的天使
2007/10/04
故事開始…
1993年5月10日凌晨4點,姊姊自十二樓住家處跳樓身亡,她離開這世界時只有二十二歲。在聲嘶力竭的吶喊之後,我蹣跚的離開競技場。那日清晨,是我最接近野獸的狀態。我的一部份好像也跟著死去了。
喪禮結束以後,我因為嚴重的氣喘發作併發肺炎和敗血症而住院,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體重少了十六公斤。出院以後我持續住在已經被斷水斷電的屋子裡,不願意離開,我不斷的看姊姊的照片,渴望好好的說聲再見。閉上眼睛,我隨時可以看見姊姊墬樓的模樣。一直很想知道,這樣到底有多痛。遺憾與後悔都不足以描述我的心情。失控的感覺襲上心頭,我不停的揣測,如果我細心一些的話,也許她不會死。我帶著「殺人兇手」的心情度日,不許自己好好的過日子。
癱瘓了
我在悲傷中沉潛了十年,好長的一段時間,我對自殺充滿敵意和恐懼。親友們說我是唯一和姊姊同住的人,應該知道姊姊為什麼自殺。我心中想著:「要是我知道原因的話,當然會盡ㄧ切力量來阻止啊!」「不要再告訴我自殺會下地獄了」我聽的夠多次了。
我離開家庭和學校,阻斷所有的關係。安全感和信任感瓦解了,我總是擔心其他人也可能選擇自殺,因此無法安穩的入睡。日復一日,我非得等到凌晨4點以後才願意睡著。
「親友們怪我害死姊姊,他們希望死掉的是我吧!」我心中一直藏著這樣的疑問。我的生活變的戰戰兢兢,我努力的讓自己有傑出的表現。「你們要原諒我了嗎?」我其實在意著。
姊姊沒有機會長大,我的人生也幾乎癱瘓了。
可以了,該走了
我就像是站在月台上,姊姊走了我卻不肯離去。渾渾噩噩六年之後,有一天我看見駛進月台的列車。我告訴自己:「可以了,該走了。」於是我重新參加聯考,回到校園。
在校園中,我遇到了以自殺學專長的導師和以悲傷輔導專長的學輔中心主任。後來我決定跟隨恩師的腳步進入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
與大師相遇
去年,國際自殺防治學會會長Dr. De Leo受邀來台。我在大會上發表自殺者遺族悲傷反應的個人經驗。我很不滿意自己的表現;逃離會場、崩潰、嚎啕大哭。Dr. De Leo也離開會場,然後他告訴我,他當精神科醫師時,第一位指導的學生自殺死亡的故事。事隔二十年,他的嘴唇依然顫抖。之後他陸續寄來許多他的著作和心得。我不懂得自殺防治的。可是他卻說:「我確信你能在自殺防治的工作上有很大的貢獻,因為你以不同的層次了解自殺的意義。或許這會是個選擇,也是個機會。」這個選擇與機會來的比我想像中的更快,三個月後,我加入自殺防治的團隊。
這人生
姊姊的驟逝,使我深刻的體驗失去親人的悲傷,使我擁有一顆柔軟而敏感的心,讓我得著安慰人、了解人的能力。「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也沒有用不到的經歷」這一路從內疚到憤怒, 從心疼到祝福...最後化為感恩的心。
感謝姊姊用她的生命豐富了我的人生,這是別人沒有的,而她單單給了她唯一的妹妹。沒有傷痕就沒有成長,而那些半癒的新舊疤痕中,有潔白的翅膀在向上生長,它用成長的疼痛不斷地提醒我,回頭望見最原初的自己。一個等待翅膀傷口癒合的天使...。
每個受傷的人都是自己的天使。有一天,我們一定會再度用最優美適合的姿態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