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電影「解憂雜貨店」(上):付出傳愛.生命自決.活在當下.與助人工作的省思


     電影史上.玩弄時光交錯的把戲,比比皆是,主要是因為時間在人的生命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時間,讓你回望過去的後悔;時間,也讓你預覽自己的不確定未來。想像你可以看見自己十年後的樣子,是多麼的慘淡,你現在便會開始改變,那些足以讓你身敗名裂的習慣;當然,你也多麼希望能回到過去那段充滿悔恨的時光,再次做點甚麼不一樣的事,改變歷史。「解憂雜貨店」是日本小說家東野圭吾的作品,同樣把上述的時空轉換,玩到一個極致,難怪日本和大陸同時都把它拍成電影,下面我會以日本的版本,分享電影劇情以下的點滴省思。


     電影中的核心人物-浪矢:雜貨店的老闆,店裡除了賣東西外,還附上一個特殊的工作,歡迎任何有心靈困境的人寫信,投到店內的信箱,浪矢均會親自回信予以解惑,所有的故事都圍繞他為出發點,發展出去。魚店音樂人克郎,因為約翰藍儂過世和家族壓力,對音樂夢想失去信心;孤兒小芹,因為克郎在火災中捨己救了她的弟弟辰俊,而體會到生命的意義;綠河徘徊在道德與現實之間,本想與女兒映子,一起結束生命,在浪矢的回信下,勇敢生下孩子;發現自己母親不是自殺而是車禍死亡的映子,在浪矢回信和小芹生命分享之後,自豪於自己的活著;經濟困難但又想報養父母恩情的晴美,在三個小屁孩陰錯陽差的回信下,改變了自己下海的決定,成功創造自己的事業,以及協助三個小屁孩長大的孤兒院撐下去。(電影劇情便不在此詳述,請讀者自行觀影)


     你發現了嗎,這些人在不同的時空,卻都選擇對別人付出,改變了另一個人的命運,就像小芹在演唱會上唱的「重生」:「你教會我生命的意義;你交到我手上,換我傳給別人,把愛傳下去」。把愛傳下去,是這一部電影的主要核心劇情:浪矢用寫信來幫忙克郎和綠河,克郎用生命來解救辰俊,綠河生下映子,小芹用歌聲和分享,來幫忙人們和映子,三個小屁孩用回信來陪伴晴美,而晴美用長期資助來協助孤兒院。記得嗎,多年前有一部電影就叫做「讓愛傳出去」(2000年;海利·喬·奧斯蒙主演),兩部作品都在傳遞一個善念循環的哲學思維。在這個思維下,改變另一人最好的方法,是對他付出;改變另一群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對他們付出;改變世界最好的方法,還是對世界的一切付出;當代有一門學問,叫做「正向心理學」,相信那些比較能持續快樂的人,最重要的精神,是他們學會付出與感謝,正與此信念是不謀而合。所以,付出真的能讓自己變快樂,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也是心理學研究的驗證結果。


     但是,一個值得去省思的命題:「付出會讓一個人變快樂,但改變另一個人真的只是因為愛與付出嗎?」,就像三個小屁孩在片中提出的質疑:「人的命運,哪會那麼容易被改變」?!記得在電影即將結束之際,孰也奔跑,想去告訴晴美:「我想去告訴她,她會有今天的一切,是自己的選擇,及努力的成果」,這一段話,著實帶出了「付出」以外的改變要素:那就是「自己對生命的選擇權和努力」。


克郎終究自己選擇了到孤兒院唱歌給孩子們聽,也選擇犧牲自己;小芹為自己選擇了歌唱之路;綠河選擇了活下來;映子選擇了放過對母親車禍死亡的自責;孰也(和其他二個屁孩)選擇了去向晴美道歉。這部分在在指出,即使有愛與付出,若是沒有堅持自己的選擇,沒有對自己的生命方向負責,光有浪漫式的情操,是不可能達成改變自己和別人的目標。克郎曾在電影中說過:「我像死去的父親發誓,我不會放棄音樂的」,如果他沒有這個「自決」,他便不會走上音樂之路。


用付出來改變他人,的確有用,但是若沒有對方自己的堅持選擇,付出便只是個口號。回歸自己身上,若是你今天有一絲絲的成功,除了感謝那些為你付出的人之外,也別忘了感謝自己,因為你曾經對自己的選擇堅持過。

下一篇
戀愛新顯學(下)—格差戀

我要協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