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燃起的前一秒


我以為換個角度看事物很簡單,其實很難。

服役時,我專責心理輔導工作,協助官士兵解決生活困難,傾聽他們心聲,為他們疏導情緒困頓,讓他們得以繼續從事軍旅。我常鼓勵他們轉個彎看事情,或是設身處地為人著想,我不知道我的建議有無「真正」幫助他們,我只知道,我對連隊的平安有所貢獻,我大幅減少情緒性軍紀事件。

我總形容從事心理輔導工作的我是俊俏天使;我以為我這輩子都會非常樂觀,極度開朗,不被生命打敗,我錯了,退伍未及三個月,我變成站在窗邊只想躍下墜死的失意人。

挫折是層層慢慢累積:工作上,我以為我的好學歷能讓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現實是,我年紀過長,企業選擇學歷條件相當但擁有年青的人;感情上,我以為我的長相、氣質能讓她愛著不走,現實是,她認為我太過理想,不切實際,無法成為人生伴侶,我以為我可以再找到別的她,現實是,我老了,有皺紋了,沒財沒富,個個「她」看不上我;信心上,我驟知長久自豪的「我」原來只是幻憶,我以為我定然是一流、二流,現實是,我是不入流,這打擊壓垮了我。

我失序了,躺著會看到天花板越來越遠,臥著會聽到單音長鳴驚呼,坐著頭會暈,走著手不擺。

每每臨近七樓窗邊,我不再感動於蘭陽平原的長山幽景翠美,我是想著什麼時候要跨越窗櫺走出房間,好幾次,我已經走到櫺邊,但我停佇,因我想起我在輔導士兵時曾說的「多等一秒鐘」。我總告訴他們,多等一秒鐘,肯定會發生什麼事致使自己改變。

我在自宅窗櫺前經歷了多次「一秒鐘」,偶爾是家人喚我,我離開櫺,偶爾是收到手機簡訊,我離開櫺,偶爾是餓到胃痛,我離開櫺,偶爾是覺得雙下巴太厚,得運動瘦身,就離開櫺,最後一次離開櫺是我接到那通電話,那時我已經開了紗窗,半隻腳在外。那刻,手機響了,我心想反正要死,接了也無妨,於是延後一秒鐘,那是位阿兵哥,他熱情招呼,問我近來在做什麼,我隨便回答,草草結束,掛斷之前,他說,「你很厲害,什麼都做的到。」可知他是誰?他曾瀕臨崩潰,在連上,他從不笑,總是深鬱,我天天開導他,我退伍前,他仍不展笑顏,我只好安慰,「總會退伍。」他說,「死了也是退伍。」他是如此沉黝難樂,他是如此自我否定,他是如此拒絕我對他的關懷,這樣的人竟在我跳樓前一刻捎來電話,開懷大笑鼓舞我,當下,我跪著哭了。

我換個角度看自己,想想「我」是誰?我發現我是庸人自擾,我已擁有太多,卻不滿足,自摟煩惱,若我且如此,真正苦者又該如何?想通這一點,我點燃了我的希望火燄。

多候一秒鐘,甚至一分鐘、一小時、一週,都無妨,說難聽點兒,反正已心喪自刎,差不了那一刻。

只消多等一秒鐘,那一瞬霎,命運會轉彎,自己會轉彎,生命之路會拓寬,自我心識會更寬。

下一篇
乖乖的天空

我要協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