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有個小孩嗎?
2025-02-24
• 組建家庭是一個很大的承諾,需要花時間、投入感情,也需要財力。
• 和伴侶溝通:討論彼此的童年,並探索你們對未來的共同願景。
• 反思自己童年的經歷:分析自己的成長過程,看看父母做得好的地方,以及希望改變的地方。
• 了解人類發展:認識到情感、嬰兒的智力以及語言發展。
考慮是否要組建家庭是一個重大決定,涉及到各方面的承諾。成為父母不僅需要考慮時間、感情,還要投入金錢和其他資源。
在這個關鍵時刻,以下是一些問題可以讓你自己反思,或和你的伴侶討論,幫助你們進行更深入的對話。
為什麼你想要孩子?
• 你對有孩子的想法是什麼?當你想到孩子的時候,你會想像他們是什麼年齡?你希望他們將來會是什麼樣的人?
• 你希望有幾個孩子?為什麼這麼多或這麼少?
• 你的家人和朋友對孩子有什麼看法?
如果有伴侶:一起討論這些有關孩子的問題怎麼樣?
• 你們溝通得來嗎?
• 你們的童年和成長經歷是怎樣的?
• 你們對未來有相似的願景,還是有不同的想法?
回想自己的童年怎麼樣?
• 你的父母是怎麼對待你的?
• 他們如何處理你的興趣、情感、遊戲、教育、紀律和和他們相處的時間?
你會給父母什麼建議?
• 他們做得好的地方是什麼?哪些方法對你有幫助?
• 有什麼地方你希望他們能做得不同?
• 如果是你當父母,你會做些什麼不同的事?
此外,了解人類發展也能幫助你更好地思考這些問題。當你成為父母後,你會發現嬰兒和小孩比我們以前想的要聰明和有能力。了解他們的能力能幫助我們發掘潛力,也能避免一些問題。這裡有三個特別重要的領域:
情感(我們最早的情感反應)
人類天生就有一個系統來回應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刺激,這個系統由大約九種情感組成。(參考Tomkins, 1991)
• 興趣和愉快是正向情感。
• 驚訝則會重設這個系統。
• 痛苦、憤怒、恐懼、羞愧、厭惡(對壞味道的反應)和排斥氣味(對不良氣味的反應)則是負向情感。
認知
嬰兒和小孩比我們原本認為的要聰明很多。例如,小孩會用統計證據、概率和實驗來判斷因果關係。(你可以參考Alison Gopnik 1999和2010年的研究)
語言
嬰兒和小孩比我們想像的更早就能理解語言和單字。Patricia Kuhl研究發現,小孩的大腦最容易在六個月大時學會母語中的元音,在九個月大時學會輔音。(參考Patricia Kuhl 2015年的研究)
尤其要記得:
在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試著加入更多的好奇心、遊戲和樂趣。
經作者同意翻譯轉載自https://reurl.cc/nqKzNe
相關文章
棄兒.不捨—談「父母親因經濟壓力,放棄孩子」的現象
命中註定我愛你? -談感情世界的自我追尋與自我選擇
當感情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