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成癮的心理危險因子(上)
2017-11-09
網路成癮是大家關切的青少年問題,而網路成癮的造成有其背後的心理問題。我們稱之為網路成癮的心理危險因子(王智弘等,2010;Chan et al, 2010),網路成癮十大心理危險因子及其因應之道如下(王智弘,2011,2016):
1.社交焦慮:具有焦慮情緒傾向的孩子較容易網路成癮,其中最明顯的是社交焦慮,具有社交焦慮情緒傾向的孩子較害怕與人進行社會互動,較會擔心自己的行為可能失當,也比較缺乏自信,不知道如何與他人交談。因擔心在真實人際關係中受挫,因而選擇到較不具威脅感的網路世界,以展開與他人之間的互動,因此,除了提供給他們心理輔導與心理諮商的服務以協助其處理焦慮情緒,以及建立人際關係的能力之外,教導其學習身心放鬆之相關技巧是有用的協助策略,而在現實生活(包括家庭與學校)中提供接納與支持的氣氛。
2.憂鬱:具有憂鬱情緒傾向的孩子較容易網路成癮,除了會較常出現沮喪的心情之外,也常伴隨著低自尊、缺乏動機、較害怕被拒絕以及較需要獲得他人肯定的特質,在現實生活較容易遭遇困境的情況下,網路很容易成為逃離問題的避難所,因此,如同上述,除了心理輔導與心理諮商的服務以協助其處理憂鬱情緒之外,在現實生活(包括家庭與學校)中提供接納與支持的氣氛,並提供健康且愉悅的人際活動與休閒活動是很有幫助的。
3.無聊感:感到生活無聊的孩子成為網路成癮的機會特別大,而感到無聊的可能是學校生活與家庭生活的內容,更可能是其個人的主觀感受經驗,除了學校與家庭可以增加更有具吸引力與有趣的活動與生活內容之外,更重要的要讓孩子感到興趣去投入其中,學校能提供令其感興趣的課內與課外活動,家庭能提供令其願意投入的成員活動與愉快經驗,都是可降低網路成癮問題的重要保護因子,學習活動、人際活動與休閒活動都在其中。其中要特別一提的是無聊感有分「外在無聊感」及「內在無聊感」,前者可藉由提供外在的有趣與具變化性的活動加以因應,後者則需要提供心理輔導與心理諮商的服務來加以協助。
4.低自尊:自尊較低的學生較可能有網路成癮的危險,特別是在現實生活 (包括學校生活或家庭生活)中較得不到自尊的孩子,可能會到網路上找自尊,因此,如何提升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的成就感與自尊,創造孩子多元成功管道與建立自我價值的機會,就變成學校與家庭可用以降低網路成癮危險的預防策略。
5.神經質:所謂的神經質是指個人有容易多慮,對他人的評價有過度敏感、緊張不安及情緒化的傾向,具神經質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易感受到威脅感,較不易與他人相處,所以易於投入網路的虛擬世界,因此,要協助這些孩子,心理輔導與心理諮商的服務自不可免,在學校與家庭中營造接納與支持的人際環境對他們而言,特別的重要。
還有剩下五點危險因子,請期待下月專欄...
相關文章
最愛手遊
你是誰?──網路時代下的危險人際關係
上網不上癮:給網路族的心靈處方
網路成癮的結與解
網路成癮的心理危險因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