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紛擾人群中學習照顧自己- 社交衝突中的自我關照
2016/01/28
多數的人際關係並非完美,或者應該說,人與人之間許多時候總是令人失望。不管在職場、朋友間、或是家庭中,我們都期待別人對我們親切、善良、甚至是關心與體諒,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我們在職場上會遇到超級機車的同事,在背後捅我們一刀;面對無理的主管,用權勢來壓制下屬。在友誼之間,驚覺原本信任的摯友,怎麼會不站在我們這邊;傳統禮教中所謂的兄友弟恭,也會出現兄弟鬩牆的競爭畫面。人群之間的比較與控制,本來就是「常態」,我們渴望互相美好的相處並沒有錯,但是在人際不平等,甚至欺凌的現實社會中,學習如何照顧好自己的心靈,變得非常重要。
人際衝突的洪流中,生存之道的第一步,邀請你返回自身,省思三個問題,「你的情緒如何受到影響?」、「為何你會受到別人的影響?他們踩到你甚麼地雷?」、「這些地雷反應你怎樣的個性」。你一定會質疑說,明明是他們欺負我,為何我要自我反省!試想一個邏輯的問題:全天下是否有人跟你一樣的人際境遇,但不一定會有你一樣的情緒反彈?如果你的回答是Yes,那麼你就會同意,有人不會反彈是因為他們「選擇不在意別人的行為」,而我們會在人際衝突中感覺受傷或生氣,是因為我們「選擇在意別人的所做所為」,因為我們的死穴被別人踩到了。因此,別人對我們的不公平,是一個讓自己更看懂自己的成長機會。(這並非過度阿Q心態,而是讓自己更能平靜的覺察力量)。
生存之道的第二步,去檢視一下,這份人際關係帶給你的壓力,與他們帶給你的正向利益,兩者之間的比例是否你可以持續地接受下去。舉個例子來說,如果職場的霸凌非常嚴重,甚至讓你做惡夢,但是帶給你的好處只有每個月2萬塊的薪水,在你職場轉換能力還允許的情況下,何苦留下來虐待自己的身心狀況!要記得,離開不代表懦弱,選擇在不適合自己的人際關係中繼續留下來,才是你不敢面對未來挑戰的自卑焦慮,有許多時候,不回頭轉身往前走,反映的更是自己照顧自己的堅定立場,這種立場在感情霸凌或友誼欺負的情境中,更是重要。
傳統的東方社會,非常強調以和為貴的規條,因此讓許多在人際衝突間受傷的人,默默選擇承受、不反擊、甚至誤以為是自己的錯。邀請大家在真實的人群之中,放下這些過度僵化的鏈條,一起學習照顧受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