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情緒面向


精神疾病「症狀表現」的分類,大致上可以用認知、情緒、行為等三個角度來探討。認知面向,指的是個案的思考過程或思考內容,出現跟一般健康的人比較之下,過度脫離現實或不合常理的邏輯,比如說:覺得有陌生人集體要害他(事實上並沒有),專業上稱之為「被害妄想」;當一個人行為方式與一般人相當不同時,也被歸類為精神症狀的一種,比如說:幾乎每天下班後,都直接買酒回家喝,而且越喝量越多,頻率也越增加,幾乎到了不喝無法生活的地步,我們說他是「酒精成癮」;一旦一個人,在情緒的覺察、表達、或是整理等向度,跟健康的人越不同時,我們便會擔心他可能有「情緒性疾病」。



最常被大眾所提的到便是「憂鬱症」。其實每個人多少有些「憂鬱的情緒」,可能來自於你的生活壓力、來自於你的個性較悲觀、甚至來自於你過去所累積的「長期沒處理完的傷痛」,但要被診斷為「症」,則得這些「情緒」逐漸讓你出現以下「身心症狀」:失眠、食慾變差、動力下降、失去自信心、對人生意義開始懷疑、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或自我傷害的行為。其實憂鬱症的人,並不一定會有自殺的想法,得看個案情緒低落的濃度而定。既然「憂鬱症」與壓力和個性有關,在處理方面,接受心理治療便是相當重要的建議。



有許多人搞不清楚「躁鬱症」與憂鬱症的差別,其實兩者之間,在病因及治療上,都是「不一樣」的面向。所謂的「躁」,是指情緒過度「高漲」(high)的意涵,當一個人持續過「high」時,當然會出現以下的情緒症狀:幾天都不會想睡覺(睡眠需求下降)、能量變高(隨之而來的,話變超多、不斷半夜不睡打電話或找人聊天、瘋狂無節制的購物、不斷與人談論有關性的話題、覺得陌生男生都在愛自己,甚至自己覺得自己的能力上揚,認為自己是某某宇宙神祇的化身,等等);當這個「躁期」結束後,可能不久的將來出現跟「憂鬱症」類似的症狀,我們便說他在「鬱期」(不會說他是憂鬱症喔!)。所謂「躁鬱症」,便是「躁期」和「鬱期」規則或不規則地交替循環出現。「躁鬱症」雖然與壓力或個性也有關,但可能跟「生理或遺傳因素」(例如:神經系統的化學傳導物質出現異常)更有直接相關,因此處理的方式,藥物治療通常是首要考量。



有一些人不一定只是某段時期出現「憂鬱症」或「躁鬱症」,而是持續相當久的生命成長歷程中,在情緒處理的議題上,總是持續地展現過度情緒化,或衝動控制有困難,此時我們得懷疑,問題不單單只在個案的情緒,而是他的長期個性濃度與一般人相當不同,精神醫學稱之為「B型人格違常」。比如說「自戀型人格」極易因為他人批評,而展現相當憤怒的回擊;「戲劇型人格」則容易誇張地陳述他的心情(用詞或肢體語言都是),當他人忽略他時,內在極易感到受傷;「邊緣型人格」是個情緒不斷多變的組合,也許他前一陣子因你的在乎而極度快樂,但也需今天,他便會因為你的一絲絲冷漠,而把他自已或你貶到谷底,甚至會以自我傷害的方式(通常是要獲得你的關心),來處理這一團亂的關係。「反社會人格」的核心則是不在乎道德規範,攻擊或傷人會是他處理壓力的常見方式。既然用了「人格」這個詞彙,便在告訴我們,這些人情緒的困境只是表象,真正要被處理的,是他長期的個性議題;我們都知道,個性的形成與過去成長經驗有密切相關,因此,「人格違常」的個案,是極需要接受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才能對他的情緒議題,有些深入的幫助。



以上所述,是成人精神疾病中,三個與情緒較相關的狀況。其實,任何一個精神疾病或心靈困境的人,都或多或少牽涉到情緒的成分,祇是比例的高或低而已。要記得,情緒本身並不是疾病,情緒覺察、表達、或是統整的濃度出問題,才被視為生病的訊號。

下一篇
想解生病之苦?快來認識情緒!

我要協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