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照顧百寶箱:100個與壓力和平共處的自救提案——用最簡單的方式,實現最有效的自我照顧



內容簡介




★★榮獲日本2022年度心理勵志書大獎!★★


★★★國內22位重量級心理師聯合暖心推薦!★★★





用最簡單的方式,實現最有效的自我照顧


擁有30年諮商經驗的心理師,


告訴你100個與壓力和平共處的自救提案!





「覺得自己快要撐不下去了


「不知道為什麼要活得那麼辛苦


「覺得自己需要幫助,但沒有時間、金錢





  本書專為有以下困擾的人而寫:


  ●覺得壓力很大,並為此煩惱的人


  ●感到自己身心俱疲的人


  ●知道自己需要幫助,但不知道該怎麼做、無路可走的人


  ●每天被生活追趕,沒時間思考如何自我照顧的人


  ●基於經濟因素或其他理由,無法花錢尋求諮商的人


  ●活得很辛苦,希望可以讓自己多少恢復一點的人





  推薦給因為種種因素而不安的你!.


  100個提案隨手做,隨時從壓力中自救





  請思考「對現在的自己而言,什麼才是必要的」。


  


  壓力、不安、失眠……面臨到種種心理問題時,就要靠「自我照顧(Self-care)」來療癒自己。本書由擁有30年心理諮商經驗的心理師撰寫,透過作者的知識與經驗,向大家介紹100個自我照顧的具體提案。





  書中由10章構成,每章介紹10個提案,透過2大主軸引導讀者:


  

  ■外化──將身心的「內在」現象,表現到紙張或手機等「外在」媒介。


  ■實作──藉由操作書中介紹的各種方法,幫助你連結到確實的康復。





  ✓在不受傷的前提下,給予身體有力的刺激


  ✓輕撫或輕拍身體


  ✓用大毛巾、披肩或毯子包覆自己


  ✓用力大口吐氣


  ✓撕撕衛生紙,動手剪剪紙


  ✓緊緊抱住某樣東西……等等。





本書特色


  1. 內容編排循序漸進,是一本日常生活中可隨時瀏覽、發揮效用的工具書,適合所有需要自我照顧的你。


  2. 書末收錄6大附錄,幫助你一步步找出面對壓力的最佳解方:


  - 〔附錄1〕「痛苦」與「幸福」指數量表


  - 〔附錄2〕量表數字記錄表


  - 〔附錄3〕支援網記錄表


  - 〔附錄4〕壓力日記


  - 〔附錄5〕壓力經驗記錄表


  - 〔附錄6〕壓力因應策略目錄





專業推薦


  ★22位國內知名心理師一致推薦!


  


  專文推薦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聯名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列)


  王雅涵|諮商心理師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李家雯(海蒂)|諮商心理師


  姚以婷|亞和心理諮商與訓練中心院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洪培芸|臨床心理師、作家 


  張宇傑|諮商心理師 


  莊博安|微光心理諮商所 所長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許嬰寧|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曾心怡|伴旅心理治療所 所長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作家 


  黃柏嘉|諮商心理師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


  蔡佳璇|哇賽心理學執行編輯、臨床心理師


  鋅鋰師拔麻


  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 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駱郁芬|米露谷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 所長、暢銷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張宇傑/諮商心理師


  與壓力握手言和,不再讓他扯你後腿,讓壓力成為你的助力,踏上美好的舒適人生。


  駱郁芬/臨床心理師、米露谷心理治療所所長 


  跟家長工作時,我們常常說「要優先照顧自己喔!」、「要好好照顧自己呀!」但出現在眼前的,仍總是累壞的爸媽。其實大人也不是不想照顧自己,但生活這麼匆忙,哪有辦法放鬆下來照顧自己呢?這本書簡直就是為了這樣的目的而生,透過那些小小的、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讓我們能夠在一點點的生活夾縫中照顧到自己。啊,被照顧的感覺,真好。


  曾心怡/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 


  你今天照顧自己了嗎?如果還沒,請快翻開這本書!也別忘謝謝照顧自己的你喔!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伊藤繪美


  日本公認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精神保健福祉士。洗足壓力因應.支援所所長。千葉大學兒童心理發展教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人類關係系,主修心理學。慶應義塾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社會學博士。專長為臨床心理學、壓力心理學、認知行為治療、基模治療。研究所時期即於精神科診所從事諮商工作,後於民間企業從事心理健康相關工作。2004年,成立以認知行為治療為基礎的心理諮商專門機構。


  主要著作有《從個案學習認知行為治療》(誠信書房)、《自我基模治療工具書 Book 1 & Book 2》(星和書店)、《照顧者也能變輕鬆的認知行為療法入門BOOK 1 & BOOK 2》、《照顧者也能變輕鬆的正念與基模治療BOOK 1 & BOOK 2》(以上兩本皆為醫學書院出版)、《兒童壓力管理 插畫版》(合同出版)(皆為暫譯)等。





繪者簡介


細川貂貂


  漫畫家、插畫家。畢業於Setsu Mode Seminar。


  主要著作有:《阿娜答得了憂鬱症》、《綠鬣蜥新娘》(幻冬舍)、《儘管如此我還是愛媽媽》(朝日新聞出版)、《這樣就好。》、《果然,這樣就好。》、《夫妻、伴侶關係也這樣就好。》(以上皆為與水島廣子的共同著作,創元社)、《你的生活很痛苦嗎?》(平凡社)(皆為暫譯)等。





譯者簡介


洪于琇


  政治大學日文系畢。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專職日文筆譯,平日以書、戲劇、電影餵養心靈。很喜歡自己的文字能夠幫助到別人的感覺。近期譯有 《瀕窮女子》、 《玻璃的殺意》、《東京復古建築散步》等等。


  個人網頁:wishduo.wixsite.com/showscollections 






目錄




推薦序:學習自我照顧,找回對世界的美好感受(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前言

本書的操作方法



1 總而言之,先冷靜一下

work 1 承認、接納自己的痛苦

work 2 輕撫或輕拍身體

work 3 在不會受傷的前提下,給予身體有力的刺激 

work 4 接地,讓身體的力量往下再往下

work 5 用大毛巾、披肩或毯子包覆自己

work 6 用力繃緊身體的一部分再完全放鬆(肌肉放鬆法)

work 7 用力大口吐氣

work 8 撕撕衛生紙,動手剪剪紙

work 9 緊緊抱住某樣東西

work 10 關在廁所裡,轉換場所



2 與他人連結

work 1 下定決心「不讓自己的心孤單」

work 2 想想有過幾面之緣的人

work 3 蒐集現在和過去喜歡的人、崇拜的人的名字,想像他們的樣子

work 4 喜歡的動漫、插畫角色?喜歡的寵物?絨毛娃娃?

work 5 蒐集資訊,哪裡可以提供支援?

work 6 預約諮商吧。為諮商做準備,實際去諮商

work 7 鍥而不捨,持續尋找「還算能信任的人」

work 8 善用社群網路

work 9 遠離危險人物也很重要

work 10 寫出(外化)支援網

[壓力心理學]



3 覺察壓力源並寫下來

work 1 覺察壓力源。尤其是注意微小的壓力源

work 2 盡全力逃離過於危險的壓力源

work 3 覺察物理性壓力源並寫下來

work 4 跟家庭、家人、家事、育兒、照護有關的壓力源有哪些?

work 5 工作或學業上的壓力源有哪些?

work 6 人際關係上的壓力源有哪些?

work 7 金錢和生活方面的壓力源有哪些?

work 8 個人身心或是身心健康的壓力源有哪些?

work 9 觸發經驗再現或欲望的因素有哪些?

work 10 每天觀察壓力源,寫成「壓力日記」(養成外化的習慣)



4 覺察壓力反應並寫下來

work 1 首先,意識自己的身心正在對壓力源產生某些變化與反應(壓力反應)

work 2 為壓力反應簡單地命名

work 3 為壓力反應的「大小」和「強度」簡單打個分數

[認知行為治療]

work 4 試著描述腦海中浮現的念頭(自動化思考) 

work 5 試著描述內心浮現的情感(感覺、情緒) 

work 6 覺察身體反應(生理現象),描述出來

work 7 覺察行為上的壓力反應,描述出來

work 8 用插圖、繪畫、圖形取代文字,外化壓力反應

work 9 試著外化所有壓力經驗的元素(壓力源×自動化思考、感覺、情緒、身體反應、行為)

work 10 寫下你的壓力日記吧!



5 正念實踐(運用身體、行為、五感)

work 1 實況轉播「眼睛看到了什麼」(視覺正念)

work 2 閉上眼睛(或是視線向下),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正念呼吸)

work 3 撫摸軟綿綿或柔軟的東西(觸覺正念)

work 4 正念飲食(味覺正念)

work 5 正念沐浴

work 6 正念行走

work 7 正念聆聽接收到的聲音

work 8 身體掃描或是撫摸身體的正念練習

work 9 香氣和氣味的正念練習(嗅覺正念)

work 10 覺察「身體反應」和「行為」的壓力反應,運用正念如實接納 



6 正念實踐(覺察念頭、意象、情緒後放下)

work 1 用「我剛剛在想⋯⋯」覺察自動化思考

work 2 用「我現在感覺⋯⋯」覺察感覺和情緒

work 3 專注書寫自己的念頭和感受(或是在推特上自言自語)

work 4 流水葉子練習

work 5 輕輕吹拂蒲公英絨毛的練習(或是吹泡泡練習)

work 6 把情緒當成小孩子

work 7 將自動化思考、感覺和情緒倒進罈子裡

work 8 便便練習

work 9 把內心情緒看作「海洋中的大浪和小浪」,觀察海浪

work 10 覺察「認知(自動化思考)」和「感受、情緒」的壓力反應,運用正念如實接納



7 找出更多壓力因應小策略吧

work 1 「總而言之,先冷靜一下」(第1章)是優秀的壓力因應策略

work 2 「與他人連結」(第2章)是至關重要的壓力因應策略

work 3 「覺察壓力源和壓力反應並寫下來」也是壓力因應策略

work 4 正念本身也是一種強力的壓力因應策略

work 5 以另一個自己與為難自己的「自動化思考」對話(認知因應)

work 6 蒐集可以宣洩的行為(行為因應)

work 7 找出具體課題,逐一解決(解決問題)

work 8 試著採取讓自己放輕鬆的行動

work 9 觀看、探索「我喜歡的物品」

work 10 持續擴充、外化壓力因應策略目錄

[基模治療]



8 看清痛苦的「源頭」和「真面目」

work 1 關於小孩的情感需求

work 2 確保安全狀態

work 3 探索過去需求沒有獲得滿足的經驗

work 4 你有「不被喜愛」、「沒有人理解自己」、「我很沒用」類型的基模嗎?

work 5 你有「別人都很可怕」、「別人不知道會對我做什麼」、「別人會拋棄我」類型的基模嗎?

work 6 你有「我很沒用」、「我沒辦法處理」、「我老是失敗」類型的基模嗎?

work 7 你有「百依百順」、「只要我忍耐就好」、「為他人犧牲奉獻才有價值」類型的基模嗎?

work 8 你有「必須做好每件事」、「完美主義」、「不能享樂」、「不能表現出情感」類型的基模嗎?

work 9 你有「無論如何都想獲得讚美」、「我一定要當第一」、「為所欲為」、「超級討厭忍耐!」類型的基模嗎?

work 10 在日常中覺察自己的基模



9 從「詛咒」到「祝福」

work 1 在當下意識到「詛咒」

work 2 面對「詛咒」,更需要實踐正念

work 3 將「詛咒」寫在紙上,揉成一團丟掉

work 4 想像盲目聽信「詛咒」後的痛苦

work 5 向「詛咒」提出反駁

work 6 和「心態健康的人」談論詛咒

work 7 想像自己接受「心態健康的人」的幫助

work 8 創造「祝福」

work 9 隨身攜帶「祝福」

work 10 以帶著「祝福」的姿態行動,與他人建立關係



10 守護、療癒你的「內在小孩」

work 1 無論長到幾歲,我們的內心都存在著「內在小孩」

work 2 為「內在小孩」取個名字

work 3 呼喚「內在小孩」,請他回應

work 4 每天和「內在小孩」對話

work 5 用身心感受「內在小孩」的存在

work 6 傾聽「內在小孩」的需求,滿足需求

work 7 保護「內在小孩」遠離「詛咒」

work 8 療癒、安撫、照顧「內在小孩」

work 9 鼓勵「內在小孩」,給予支持

work 10 帶著「祝福」與「內在小孩」攜手同行



後記

[附錄1] 「痛苦」與「幸福」指數量表

[附錄2] 將量表數字記錄下來

[附錄3] 寫出支援網

[附錄4] 寫下你的壓力日記吧!

[附錄5] 將壓力經驗寫下來吧!

[附錄6] 擴充你的壓力因應策略目錄









推薦序


學習自我照顧,找回對世界的美好感受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你今天照顧自己了嗎?


  自我照顧必須成為現代人的必修課。不為什麼,就因為學校什麼都教,卻沒有教我們如何照顧自己。關於自我照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迷思:自我照顧等於放假休息,自我照顧會讓自己喪失生產力。


  先談第一個迷思:自我照顧等於放假休息嗎?


  不!放假休息不等於自我照顧,因為人的意識有個習慣,它總是朝向外界,總是「心隨物轉」,因此你知道嗎?如果沒有學習特定的技巧,哪怕是請假休息,我們的注意力也會一直附著在原先擔憂的事情上,逐層加深,從而讓自己陷入煩惱的漩渦。


  如果你有過失眠的經驗就很清楚了,明明人已經躺在床上休息,大腦卻怎麼也停不下來,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不停打斷你的睡意。這種對壓力源的持續反應可能源於我們的演化,不透過特定的學習其實很難加以阻斷。


  換言之,自我照顧必須同時顧及身心,只有外表上看似無事可做,並不等於自我照顧的品質有所提升。


  再談第二個:自我照顧會讓自己喪失生產力嗎?


  不!其實懂得自我照顧的人反而有很好的生產力,原因有二:第一是由於自我照顧的技巧重視的不是時間長短,而是練習的頻率。當頻率越高,自我照顧將會變成一種健康的習慣,無所事事不等同自我照顧。第二,善於自我照顧的人生產力尤其高,因為他們更能專注在問題解決的狀態,也更注重長期效益,而非短期效益。


  出於各種原因無法自我照顧的人特別可能出現被我們稱為「隧道視野」的現象,他們忙碌不堪、被俗事纏身,因此易於追求短期利益。研究發現,這一點跟智商或人格特質無關,純粹是壓力導致,因此我們一旦學會書裡教導的自我照顧技巧,反而更能為自己提出具有生產力的人生願景。


  這兩種迷思或許就是學校教育乃至一般大眾不重視自我照顧的原因,而這本書,補足了這個缺口。


  從心理諮商的角度來看,《自我照顧百寶箱》裡面所提供的一百個小技巧其實都頗具深意,背後的哲學也彼此連貫,涵蓋了行為療法的三波運動:也就是行為、認知、與正念。因此讀者不用擔心這是一本技術的大雜燴,恰好相反,這是作者刻意不談理論名詞,專注於將實用技巧分享給大眾的結果。


  請立刻翻開這本書,立刻從中找出三到五個你最方便使用、最為喜愛的技巧,給自己兩個月的時間,重新找回對世界的美好感受吧!




相關文章


靜下心去愛:在靜定中找到自己,也圓滿身邊的關係


心靈療癒自助手冊:心理學家教你看穿情緒,找回幸福人生


轉大人微焦慮求生指南:年輕人的心靈陪伴之書

下一篇
心理韌性(二版):重建挫折復原力的132個強效練習大全

我要協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