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你的焦慮指數
2005/09/01
你一定有以下這種經驗,隔天早上要面對一個壓力(比如說考試、工作面試、上台報告等),結果整晚胡思亂想,把所有事情結果想得好恐怖,然後發現到天亮了都還沒睡著。有些人這種過度擔心的情況在壓力下偶而出現;有些人本身平常就比較容易緊張和胡思亂想,即使沒有明顯壓力時,也不斷出現上述這種狀況。不管哪種情況,這些都是所謂的「焦慮」反應。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焦慮症狀,作為你自我檢視的參考。
1.廣泛性焦慮症:表現症狀有對還沒到的事過度的焦慮或擔心(心理學稱為預期性焦慮)、靜不下來、感覺浮躁或不耐、容易疲累、不能專注或腦中一片空白、易怒、肌肉緊繃(或胃腸不適、頭痛等與壓力有關身體毛病)、睡眠障礙(難入睡、睡不安寧、睡眠品質不好)。通常與長短期壓力累積有關,也與一個人的個性有關(比如:易負面擔心、對環境的掌控慾望較高、神經質傾向)。
2.恐慌症:表現症狀有比較多陣發性生理反應(如突然覺得心跳加速、冒汗、胸悶、全身麻)和心理反應(快要死掉的感覺、擔心再次發作、不敢再去上次發作的地方)。其中危險因子與廣泛性焦慮症類似,另外,要求完美的個性、慮病思考模式(較易過度擔心身體毛病)與此有更多關聯。
3.強迫症:明明知道做某個行為不合理,或擔心某個想法(也知道這些擔心不合理),但卻不斷重複做它或想它,就是強迫症。比如說,明明知道關瓦斯關一次就可以了,卻一直擔心會漏氣,整晚不斷地關又開、開又關、關又開,重複這些檢查動作數十次,連自己都覺得煩,但又「不得不」做的感覺。其中的發生原因比較複雜,有些與過去經驗有關,有些則與要求完美或容易高估事情發生危險性之傾向有關。
4.社交焦慮症:對於有陌生人的情境、需要表現自己的場合(如上台)、需要社交的狀況(如宴會)等,產生上述焦慮症狀(包括身體反應或心理反應),甚而不敢參加這些社交場合,都屬於這類。這通常在青春期之前就出現,而且與長期內向型個性有關(比如太過度敏感於別人評價、過度自卑、缺少社交經驗或技巧等)。
以上是焦慮症狀的不同表現,當你有以上狀況時,不代表一定有焦慮症,但至少你可能有過多壓力,或是你不夠放鬆。別忘了給自己休閒及個性上的調整,也可以求助於相關醫療及諮商機構。